前端面试谈:项目经历的 STAR 法则

965 阅读3分钟

大家好,我是前端西瓜哥,今天来看看简历中阐述项目经历的 STAR 法则是什么。

STAR 法则是什么?

我们写简历中的项目经历时,一种常见的思路就是 STAR 法则。

STAR 是四个单词的首字母和组合。STAR 是一个有意义的单词 “星星”,更容易记住。类似的还有设计模式中的 SOLID 原则,它们也是不同设计原则名字取首字母的组合。

STAR 的组成为:

  • S(Situation)情境;

  • T(Task)任务;

  • A(Action)行动;

  • R(Result)结果

它们组合起来就是:

我遇到了某个场景,场景下出现了哪些问题(S)?此时你承担的角色或任务是(T)?为此,你做了什么具体的行动(A)?结果如何(R)?

其实它就是讲故事,有上面这些成分可以让故事更有条理,能让面试官掌握你做工作及其带来的价值。同时,STAR 法则能让你的经历更精炼,可以在寸金寸土的简历上写上更多的内容。

通过 STAR 法则写的经历,能让面试官或 HR 更好地挖掘应聘者的过去经历,来预测未来,更好地判断其是否更适合岗位。

下面以我自己做前端国际化需求为例子,写一个基于 STAR 法则的描述。

因为首次加载网站时资源太大,用户体验较差(S),我做了国际化的性能优化(T),将原本全量加载的语言包优化为按需加载(A),减少了 1M 的压缩后体积,降低了用户的等待时间(R)。

关于结果

关于结果,最好用一些数字来阐明,因为人天生对数字敏感,能够人更直观的感受。比如

  • 重构后,Bug 率下降了 50%;

  • 网站首屏加载时间从 3s 优化为 2s;

但大多数人都是打杂前端开发,工作经常都是接产品的活,排期完成需求并交付,和一线用户还是有一些距离,结果通常并不明确、不透明或不好量化。

有什么办法拯救一下呢?

  • 去关注功能交付的结果,比如过一段时间询问下产品,这次交付带来了什么好评或是不足,或是在一些用户群收集一些反馈;

  • 对于像是性能优化的工作,我们可以关注一些指标的变化。如果公司有指标系统,可以看看上线功能前后的变化情况。如果没有,可以自己借助一些工具,从中提取出数据;

但切忌不要虚构数据,面试官稍微深入问一下就露馅了。

实在没有结果,那就把结果去掉好了。

结尾

STAR,指的是场景(S)、任务(T)、A(行动)和 R(结果),用于指导我们结构化、精炼地描述自己的项目经验,是值得学习掌握的法则。

STAR 只是套路,核心还是你过去的经历细节,所以我们应该多尝试去做一些有挑战的事情,这样才有内容可说。

我是前端西瓜哥,欢迎关注我,学习更多前端面试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