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可视化基础| 青训营笔记

65 阅读2分钟

这是我参与「第四届青训营 」笔记创作活动的第15天

19.jpg

一、重点内容

  • 了解数据可视化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 能够识别出可视化呈现的好与不好
  • 了解视觉感知

二、详细知识点

初识数据可视化

什么是数据可视化?

将文本类的数据通过图表或图像等可视化形式展现数据的规律,以此来评估数据重要性的一种数字化手段。

数据可视化分类

  1. 科学可视化:对科学实验数据的直观展示。
  2. 信息可视化:对大规模非数字型信息的直观展示。
  3. 可视分析:对分析结果的直观展示。

为什么要可视化?

  • 快速传递和理解信息 大部分人对于图表信息的理解要比书面信息的理解要快
  • 使维度关联性更加清晰 通过数据的多个维度来分类 、排序、组合与显示,可以看到维度之间的关联和变化
  • 能让显示信息更加直观 用一些简短的图形就能体现那些复杂信息。

可视化设计原则和方法

常见的错误可视化

  • 透视失真
  • 为了美感而夸大或缩小数据差异而省略基线和截断比例
  • 数据太多
  • 选择错误的可视化方法(例如:比较整体的不同部分选择使用折线图,实际上,选择饼图会更加合适)
  • 放大有利数据

数据准确展示

  • 节省笔墨
  • 节省空间
  • 消除“无价值”图形
  • 最短时间中传达出最多的信息

视觉感知

  • 视觉感知是客观事物通过人的视觉在人脑中形成的直接反映
  • 人类视觉系统观察的是变化,而不是绝对值,并且容易被边界吸引
  • 在可视化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充分考虑到人类感知系统的这些现象,以使得设计的可视化结果不会存在阻碍或误导用户的可视化元素。

三、总结

可视化设计的最大原则是能够正确地表达数据中的信息而不产生偏差与歧义

本文若有不足,欢迎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