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创作,共同成长!这是我参与「掘金日新计划 · 8 月更文挑战」的第22天,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铺铜
铺铜作用
- 铺铜和gnd连接,可以减小回路面积
- 增加散热
- 降低电阻
- 屏蔽信号
- 增加板子的机械特性
- 抑制噪声和高频干扰
- 使得信号可靠连接
kicad铺铜操作
- 选择填充工具
- 选择信号gnd
- 画出需要铺铜的位置,焊盘选择花焊盘
- 注意,不同信号的铺铜面积不要交叉
DRC检查
DRC(Design Rule Check)检查根据预设的电气规则,标注不满足布线要求的位置。 比如:
- 最小线宽
- 最大过孔
- 安全距离
- 元器件距离
- 元器件间距 等等,DRC检查是保证PCB设计正确性和完整性的重要保证。通过DRC检查,我们才能正确的输出可以用于制造的PCB文件。 kicad的drc监测工具是一只小瓢虫的按钮,点击
本次布线有两种类型的错误
- 布线靠近焊盘
- 外框重叠
对于外框重叠,错误原因是我们放置的接线端子,之所以重叠了外框是根据接线端子的拼接特性需求,这个错误不予理会
布线靠近焊盘,我们点击这个错误,找到布线错误的位置。
检查发现,J9-1的1号针脚的net应该是错了,没有和dout4_1连接。返回原理图检查
果不其然,修正。重新进行DRC检查,问题仅剩下外框重叠。
OK,到这一步整个PCB已经画完。
优化
之前提到过,对于发热量大的LDO器件,我们可以在散热焊盘上增加大的过孔用来散热,并需要在底部的阻焊层开窗,增加散热性能。
- 前面的设计及中,我们已经在GND焊盘上放置了9个大的过孔用来散热
- 下面优化阻焊开窗 步骤:
- 切到B.mask层
- 点击放置多边形
- 注意,我们做阻焊开窗的时候,要保证开窗的是GND铺铜,不要把信号线暴露出来。
效果如下:
正视图:
侧视图:
结语
kicad的3D效果图一般是用来确定板子的布局是否合理。另外一点就是检查器件的高低分布是否合理。
对于默认封装的元器件,具备3D视图。但是我们自己制作的继电器封装,很明显没有3D视图,这样对于我们判断板子的厚度或者高低布局不是很有利。
kicad配套的比较好的3D软件是freecad,也是一个开源的软件。有时间可以简单的制作一个继电器3D模型,我们更新一个看一下效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使用一下freecad,还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