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体系】多端全栈项目实战:商业级代驾全流程落地(附笔记)

185 阅读5分钟

多端全栈项目实战:商业级代驾全流程落地KE——下栽

downlaod: www.ukoou.com/resource/1162/ddqzxmsz

Immutability模式:如何利用不变性解决并发问题?

我们曾经说过,“多个线程同时读写同一共享变量存在并发问题”,这里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读写,如果只有读,而没有写,是没有并发问题的。

解决并发问题,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共享变量只有读操作,而没有写操作。这个办法如此重要,以至于被上升到了一种解决并发问题的设计模式:不变性(Immutability)模式。所谓不变性,简单来讲,就是对象一旦被创建之后,状态就不再发生变化。换句话说,就是变量一旦被赋值,就不允许修改了(没有写操作);没有修改操作,也就是保持了不变性。

快速实现具备不可变性的类

实现一个具备不可变性的类,还是挺简单的。将一个类所有的属性都设置成 final 的,并且只允许存在只读方法,那么这个类基本上就具备不可变性了。更严格的做法是这个类本身也是 final 的,也就是不允许继承。因为子类可以覆盖父类的方法,有可能改变不可变性,所以推荐你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这种更严格的做法。

Java SDK 里很多类都具备不可变性,只是由于它们的使用太简单,最后反而被忽略了。例如经常用到的 String 和 Long、Integer、Double 等基础类型的包装类都具备不可变性,这些对象的线程安全性都是靠不可变性来保证的。如果你仔细翻看这些类的声明、属性和方法,你会发现它们都严格遵守不可变类的三点要求:类和属性都是 final 的,所有方法均是只读的。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疑惑,Java 的 String 方法也有类似字符替换操作,怎么能说所有方法都是只读的呢?我们结合 String 的源代码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下面的示例代码源自 Java 1.8 SDK,我略做了修改,仅保留了关键属性 value[]和 replace() 方法,你会发现:String 这个类以及它的属性 value[]都是 final 的;而 replace() 方法的实现,就的确没有修改 value[],而是将替换后的字符串作为返回值返回了。

public final class String {
  private final char value[];
  // 字符替换
  String replace(char oldChar, 
      char newChar) {
    //无需替换,直接返回this  
    if (oldChar == newChar){
      return this;
    }

    int len = value.length;
    int i = -1;
    /* avoid getfield opcode */
    char[] val = value; 
    //定位到需要替换的字符位置
    while (++i < len) {
      if (val[i] == oldChar) {
        break;
      }
    }
    //未找到oldChar,无需替换
    if (i >= len) {
      return this;
    } 
    //创建一个buf[],这是关键
    //用来保存替换后的字符串
    char buf[] = new char[len];
    for (int j = 0; j < i; j++) {
      buf[j] = val[j];
    }
    while (i < len) {
      char c = val[i];
      buf[i] = (c == oldChar) ? 
        newChar : c;
      i++;
    }
    //创建一个新的字符串返回
    //原字符串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return new String(buf, true);
  }
}

通过分析 String 的实现,你可能已经发现了,如果具备不可变性的类,需要提供类似修改的功能,具体该怎么操作呢?做法很简单,那就是创建一个新的不可变对象,这是与可变对象的一个重要区别,可变对象往往是修改自己的属性。

所有的修改操作都创建一个新的不可变对象,你可能会有这种担心:是不是创建的对象太多了,有点太浪费内存呢?是的,这样做的确有些浪费,那如何解决呢?

package com.geekerstar.jvm;

/**
 * @author geekerstar
 * date: 2019-07-24 09:59
 * description:
 * <p>
 * 栈溢出,栈空间不足——StackOverflowError实例
 */
public class SOFTest {
    int depth = 0;

    public void sofMethod() {
        depth++;
        sofMetho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OFTest test = null;
        try {
            test = new SOFTest();
            test.sofMethod();
        } finally {
            System.out.println("递归次数:" + test.depth);
        }
    }

}

并发模拟

Postman:HTTP请求模拟工具

Apache Bench(AB):Apache附带的工具,测试网站性能

JMeter:Apache组织开发的压力测试工具

postman

\

并发模拟 - CountDownLatch

\

线程安全性

当多个线程访问某个类时,不管运行时环境采用何种调度方式或者这些进程将如何交替执行,并且在主调代码中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同步或协同,这个类都能表现出正确的行为,那么就称这个类是线程安全的。

体现

  • 原子性:提供了互斥访问,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来对它进行操作
  • 可见性:一个线程对主内存的修改可以及时的被其他线程观察到
  • 有序性:一个线程观察其他线程中的指令顺序,由于指令重排序的存在,该观察结果一般杂乱无序

原子性 - Atomic包

  • AtomicXXX:CAS、Unsafe.compareAndSwapInt
  • AtomicLong、LongAdder
  • AtomicReference、AtomicReferenceFieldUpdater
  • AtomicStampReference:CAS的ABA问题

原子性 - 锁

  • synchronized:依赖JVM
  • Lock:依赖特殊的CPU指令,代码实现,ReentrantLock

原子性 - synchronized

  • 修饰代码块:大括号括起来的代码,作用于调用的对象
  • 修饰方法:整个方法,作用与调用的对象
  • 修饰静态方法:整个静态方法,作用于所有对象
  • 修饰类:括号括起来的部分,作用于所有对象

原子性-对比

  • synchronized:不可中断锁,适合竞争不激烈,可读性好
  • Lock:可中断锁,多样化同步,竞争激烈时能维持常态
  • Atomic:竞争激烈时能维持常态,比Lock性能好,只能同步一个值

可见性

导致共享变量在线程间不可见的原因:

  • 线程交叉执行
  • 重排序结合线程交叉执行
  • 共享变量更新后的值没有在工作内存与主存间及时更新

可见性-synchronized

JMM关于synchronized的两条规定:

  • 线程解锁前,必须把共享变量的最新值刷新到主内存
  • 线程加锁时,将清空工作内存中共享变量的值,从而使用共享变量时需要从主内存中重新读取最新的值(注意:加锁与解锁是同一把锁)

可见性-volatile

通过加入【内存屏障】和【禁止重排序】优化来实现

  • 1、对volatile变量写操作时,会在写操作后加入一条store屏障指令,将本地内存中的共享变量值刷新到主内存
  • 2、对volatile变量读操作时,会在读操作前加入一条load屏障指令,从主内存中读取共享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