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的第二十二页)
服务器
服务器硬件分为
- pu
- 主板
- 内存
- 硬盘
- 网卡
- 电源
- raid卡
- 风扇
- 远程管理卡
服务器常见的故障
系统不停重启入不了系统:
先排查是否是硬盘故障,系统是否损坏(硬盘灯有红色,黄色,绿色)
查看系统第一启动项是那种方式(硬盘、网卡、光驱、u盘)bios
是否是双系统
服务器开机较慢稍微多多等待一下
卡在开机界面右下角有fa、B2、H8
如何排查内存故障
国内机器一般可内存最小化测试
国外机器有些需要保持双通道运行 dell成对出现
(我不是专门搞服务器的,我就随便写写了)
Raid
优点:
- 便宜
- 稳定还拥有备份的功能
- 拥有高的读写性能
- 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提供
Raid级别:
组合的方式不同叫做raid级别
常见的raid级别:
0 1 5 6 1+0
Raid 0:(条带卷)(数据无价,所以不用)
raid0的读写速度是所有raid级别中最快的,同时既然是最快的那它的缺点也是最大的,它没有任何容错率,因为它没有冗余功能而且如果一个磁盘坏了那所有的数据都影响
组成raid 0 最少两块硬盘 也可以要一块硬盘但是没有实际意义,不提高读写性能,单可以应急用
(一块硬盘做raid0的用途:
硬盘背板=识别硬盘有两种模式
直连模式 硬盘没有做raid
Raid模式 硬盘做了raid
这两个模式不能互通)
优点:
提高读写的性能
磁盘利用率100%
缺点:
但是其中一块磁盘坏掉将影响整个数据
Raid 1:(镜像卷)
它被叫做镜像卷,是由两个或以上的磁盘互作镜像,这样可以在一些多线程的操作系统中能有很好的读取速度,按理论上读的速度取决于有多少磁盘,但多个磁盘还不如直接做比它更好的5或者1 0, 所以它的写入比读要慢一些
最小组成raid1要两块
且一定是偶数
容量是n/2
取最小的磁盘除二
优点:
提高读的性能
并且有冗余功能(可以坏一块盘)
缺点:
写的性能不高
磁盘利用率只有50%
容量解释举例:
你有两块磁盘
一个有100G另一个有150G做成raid1显示多少G?
答只显示最小的100G
如果有4块(100G,150G|100G,150G)分为两组取最小的两个加一起
答为200G
Raid5(raid4和raid5概念是一样的)
它就像是一个加减法的计算公式一样(1+1=2)它将前两个硬盘用来计算,剩下的那个存储计算结果,它还有一个hot备份硬盘
优点:
读的性能很高
有冗余(可以坏一块盘)
缺点:
写的性能较慢(因为他是要计算校验位)
组成最少要3块及以上盘
利用率 n-1(n=>3)
Raid 1+0
目前我接触的最好的raid级别没有之一,它有上面的很多优点,除了利用率真的没啥缺点了
优点:
读写性能很高
有冗余(2快盘有三分一概率掉数据
缺点
磁盘利用率太低50%
组成最少需要4块盘,需要偶数
实验:
Raid5创建所有的命令和操作 下面是创建raid5用到的所有代码和注释
先建硬盘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0/scan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1/scan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2/scan #检测刷新硬盘端口,检测是否有新硬盘加入进来
Mdadm -Cv /dev/md0 -l 5 -n 3 /dev/sd[bcd]#创建并定义RAID设备
Mkfs.xfs /dev/md0 #初始化
Mount /dev/md0 /mnt/ #临时挂载
Cd /mnt #进入mnt
Mdadm -D /dev/md0 #同步更新硬盘
Cat /proc/mdstat #查看进度
Watch -n5 ‘cat /proc/mdstat’ #动态查看进度(每五秒刷新)
ctrl+c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