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创作,共同成长!这是我参与「掘金日新计划 · 8 月更文挑战」的第2天,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1. 内存模型以及分区,需要详细到每个区放什么。
JVM 分为堆区和栈区,还有方法区,初始化的对象放在堆里面,引用放在栈里面,
class 类信息常量池(static 常量和 static 变量)等放在方法区new:
· 方法区:主要是存储类信息,常量池(static 常量和 static 变量),编译后的代码(字
节码)等数据
· 堆:初始化的对象,成员变量 (那种非 static 的变量),所有的对象实例和数组都要
在堆上分配
· 栈:栈的结构是栈帧组成的,调用一个方法就压入一帧,帧上面存储局部变量表,操
作数栈,方法出口等信息,局部变量表存放的是 8 大基础类型加上一个应用类型,所以还是一个指向地址的指针
· 本地方法栈:主要为 Native 方法服务
· 程序计数器:记录当前线程执行的行号
2. 堆里面的分区:Eden,survival (from+ to),老年代,各自的特点。
堆里面分为新生代和老生代(java8 取消了永久代,采用了 Metaspace),新生代包含 Eden+Survivor 区,survivor 区里面分为 from 和 to 区,内存回收时,如果用的是复制算法,从 from 复制到 to,当经过一次或者多次 GC 之后,存活下来的对象会被移动到老年区,当 JVM 内存不够用的时候,会触发 Full GC,清理 JVM 老年区
当新生区满了之后会触发 YGC,先把存活的对象放到其中一个 Survice
区,然后进行垃圾清理。因为如果仅仅清理需要删除的对象,这样会导致内存碎
片,因此一般会把 Eden 进行完全的清理,然后整理内存。那么下次 GC 的时候,就会使用下一个 Survive,这样循环使用。如果有特别大的对象,新生代放不下,就会使用老年代的担保,直接放到老年代里面。因为 JVM 认为,一般大对象的存活时间一般比较久远。
3. 对象创建方法,对象的内存分配,对象的访问定位。
new 一个对象
4. GC 的两种判定方法:
引用计数法:指的是如果某个地方引用了这个对象就+1,如果失效了就-1,当为 0 就会回收但是 JVM 没有用这种方式,因为无法判定相互循环引用(A 引用 B,B 引用 A)的情况
引用链法: 通过一种 GC ROOT 的对象(方法区中静态变量引用的对象等-static 变量)来判断,如果有一条链能够到达 GC ROOT 就说明,不能到达 GC ROOT 就说明可以回收
5. SafePoint 是什么
比如 GC 的时候必须要等到 Java 线程都进入到 safepoint 的时候 VMThread 才能开始
执行 GC,
- 循环的末尾 (防止大循环的时候一直不进入 safepoint,而其他线程在等待它进入
safepoint)
- 方法返回前
- 调用方法的 call 之后
- 抛出异常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