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段实习,三座城市,四次搬家,从课堂到字节构筑我的2022上半年

1,633 阅读8分钟

「时光不负,创作不停,本文正在参加2022年中总结征文大赛

时光匆匆,还来不及感叹,一回头就已经成长许多了

年初我还在学校度过平平无奇的大学生活,这半年经历了很多。第一份实习,第一次租房,独自一人前往北京,在期待的大厂打工,写一点东西和前半年做个告别,感谢这段焦虑与幸运共存的日子。

1. 第一份产品实习--重庆大司空

我的第一份实习在一家b端的大数据公司,这家公司是垂直于建筑行业做一些数字化转型,我的日常就是画画原型,写写prd,期间有在一家国企住场办公了几天,总体是一段安逸而又温馨的实习经历。

国企驻场办公的楼--好高哇

(1)生活琐事

由于我本身就在重庆上大学,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就在学校住,每天公交+地铁,路程两小时到公司,虽然时间有点长,不过也从来没感觉来,每天带着兴奋下山工作

后来马上春节了,因为家乡有疫情我就在当地过年了,在重庆观音桥租了个房子,路程变成了半小时,在商圈生活吃的也不错,唯一可怜的就是住的第一天没有经验没有带被子,在光床板上睡了一天(后面我每次换房子的第一天都是睡床板,不知道是不是中了换房子没被子的诅咒)

除夕夜,路上的行人很少,开着的餐厅也只有麦当劳,我看着进来的一对父子,父亲给儿子买了一个吉士汉堡来庆祝过年,有点感动,可能我小时候父母也是把积攒好的爱在节日送给我吧

第一个出租屋-很漂亮

(2)工作日常

每天早9晚6,弹性打卡,我一般会卡9.30的前一班地铁到,因为工作量不饱和,每天挺闲的,基本到点就早早回去了

我是小小需求包装工,日常就是把需求转化为原型图,有时文档也不太用写,研发能看懂基本就成,整体还是很简单滴

最大的收获就是感受了的真实的企业研发过程,团队不大,所以我从甲方对接,整理需求,画原型写文档,陪着研发干活,全过程完整体验,收获满满,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而言成长还是很大的

办公园区--还是很气派滴

随着3月的到来,暑期/日常实习的招聘开始,便离开了这个温馨的地方,前往下一站--北京

2. 第二份产品实习--北京字节跳动

直到写作的这个时间点,我还正在这里,更大的公司,更陌生的地方给了我更多期待与挑战。这里会遇到一些平时只能在网上听闻的前辈,能在产品讨论时和他们进行沟通我还是很兴奋的。周围同学的优秀总是让我必须不断进步才可以跟上,每天来公司的日子都充满了期待。

晚上回家拍滴-最近突然喜欢上了写东西,希望每天能有一点写作产出

(1)生活琐事

北三环的租房价格与物价确实给了我当头一棒,将近40一盘的三鲜饺子让在我来的第一天产生些许凌乱

第一个租的房子很小,没有空调,不过现在我已经换了一间大房子,而且房租还很低,才两千多,十来平米,吼吼!

字节管饭哇!!!我感恩字节食堂,我每天都想给厨师献上一朵鲜花,我每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跟踪周围同学去食堂吃饭,每天还有下午茶,牛奶饮料也基本喝不完,好爽啊

最近我的周末排的很满,故宫、长城、鸟巢、太古里、繁华的商圈,北京的小胡同,学术氛围浓郁的海淀,骑一下午的北二环,充满我的周末时间,每到一个新城市我都很喜欢骑着小车去体验这座城市带给我的味道,现在还没骑完,希望最后的味道是愉悦叭

租的第一个房子--几平米,没空调,居家办公那阵子就在这

40一盘的三鲜饺子--贵但很好吃,我一直就喜欢吃饺子

小龙虾!当然还有,话梅排骨,梅菜扣肉,红烧猪蹄,火锅羊肉,汆肉丸子~

(2)工作日常

工作日常很快乐,调研、写文档、跟需求、和周围同学一起讨论问题,我很喜欢这种氛围,我自己本身就很喜欢听故事与聊一些我的想法,这里每天基本都是这样进行的

我每天的事情并不多,更多是周围的优秀倒逼我自我进步,我最近刚刚开始喜欢写东西,日常就是看课,总结,写作,尽可能把思维更多的沉淀,把网上看到的一些琐碎繁杂的知识让它体系化的进入我的个人方法论

3.准备过程

本科阶段找工作分为三个阶段:找实习,秋招,春招。上半年经历了找实习,写简历、投简历的过程几乎是最焦虑的时间了,同时也让我的心态成长了很多

(1)唐突的开始

刚开始很抵触写简历,我不是一个很擅长写作的人,写完的内容也感觉太简陋了,完全不好意思给别人看,导致我的进度非常慢。我从期末考试11月份时就打算写,知道寒假1月开始都没有真正的落笔。最后网上找了个模版寥寥写了几笔就开始投递了

由于我准备的很晚,寒假都开始我才开始投递,基本公司都不招人实习生了,我从挑近的的投递,到胡乱海投十来家,最后也只有五六家愿意面我。

当时的我完全不会写简历,也不懂的怎么准备面试,凭借着过去一点点的产品经历和胡言乱语的本事开始面试。

我一共面试了四次,第一场我提前了解了一些SaaS的基础知识就去面试了,不过我太过紧张了,语速很快,聊着聊着就开始乱了,很成功的直接寄;第二场我基本了解了面试路数,整体也要比第一场要好,安安稳稳的和面试官唠嗑就完事了,不过由于思考比较浅,也挂了;后面两个场总结吸取了前两场的经验,安稳的完整讲述自己的思路,也就过了

整体战绩2挂2过,我最后选择了我上面提到的第一家实习公司

(2)有序的准备

安安稳稳的实习了三个月,有一天我正在美美的摸鱼,突然学姐问我要不要投递字节,虽然很想,但是我感觉我也面试不上,心底还是怕怕的,她可能感觉我自己写的简历太烂了,发了我两个学长学姐写的,我照着样式改了改,由于学长学姐都是前端,我面产品,终归不能给我一些思路上的指导

后面我找了一位在京东的产品学长(校辩论队里我的师傅),开始了有序的准备。那段时间我一般会等他下班,然后他和我开语音一句一句教着我改,他教完我再自己改,明天晚上再发给他看,一遍修改简历一遍问我一些产品问题,来来回回修改了两周,直到后面面试问的问题在这里他都问过我一遍了

这里真的很幸运学长和学姐push,感激!

准备面试的过程就相对简单了,在网上寻找面积,拉23届的产品小群,进行实习总结和面试复盘,把常见的面试问题准备好,每天去打卡群看看大伙的进度进展。那段时间整体很焦虑,一直感觉自己没有准备好,也不知道什么算准备好,随着时间一点点往前走,不得不硬着头皮往先走吧

这次我只投递了几家公司,效率也很快,基本投递后过两天就会收到通知,就陆陆续续开始面试了

面试过程我很喜欢,我在面试两场后一下子喜欢上了面试,面试本质就是个沟通交流的过程,我从面试官的问题里我也能感受到面试官的思维逻辑,整体的面试结构一般非常清晰,我也能在简单的面试过程感受到语言表达效率和思维逻辑的差异,每一场复盘都能学习到一些东西

3.总结

两段实习,三个城市,四次搬家构成了我的上半年,从坐在学校上课到来北京实习也是一恍惚的事情,下半年还有很多挑战吧,转正和秋招,独自一人面对陌生城市的孤寂,思考何如构筑自己的人生意义,像cheems故事中去码头整点薯条?还是感受加缪文笔下的荒诞?

我很期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