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开发,焦虑6年,如今怎么解决焦虑的?

144 阅读5分钟

目录

  • 0 前言
  • 1 焦虑怎么产生的
  • 2 降低焦虑
    • 2.1 正确认识学习
    • 2.2 与本性和解
    • 2.3 一些好的学习方法

0 前言

你焦虑吗?相信做程序员或者不是做程序员的对这个问题的大概率都是回答肯定的。

做程序几年就焦虑了几年,总是怕自己跟不上大部队被淘汰掉,也担心35岁危机真的发生。

于是不敢停留片刻,买了N多编程课程,专栏等学习充电,但是焦虑反而加深了。

这似乎成了一个无解的问题,但是我不信,我疯狂看书,渴望从中得到答案。

直到有一天,我真的得到了答案,得到了一些救赎。

如果你也有相同境遇,希望你能看下去,或许能让你早点得到一些答案。

1 焦虑怎么产生的

人有了危机大脑便会产生焦虑,提醒你尽早做好准备抵抗危机。

35岁危机或者行业特性带来的危机都会让人产生一些焦虑,进而使你做出一些行动,于是就购买了大量的课程来提高自己。按理说,这样就能解决焦虑了呀,可是为什么反而焦虑越来越严重了呢?

我仔细回忆了一下真实情况:

  1. 一个课程没学完就买了下一个。
  2. 以为自己一天能学多种不同的课程。
  3. 认为学了就等于会了。

一直停留在学的程度上,更不要谈思考和行动了,陷入了一种学习的快感中。

这隐藏在背后的是人的本性:

贪婪,急于求成,避难趋易。不想费什么劲就达成。

买了大量的课程就是因为贪婪,又因为急于求成,避难趋易不想真的去实践,所以一直陷入学习的假象中。

「这就是低水平的勤奋,每个课程学的快,忘的也快。」

要怎么做才能降低焦虑呢?

2 降低焦虑

2.1 正确认识学习

学习是为了什么呢?

我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变自己。

而要发生改变就必须有相应的行动,行动又依赖于深度思考,产生思考又需要大量的知识。

所以总结起来,从学习到发生改变要经过这样的流程:

学习知识→深度思考→大量行动→改变自己

那么,知道这些就够了吗?咱们还得了解学习的规律。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进步是最快的,随后就会遇到难题,解决难题后又会进入下一个台阶遇到下下个难题,如此反复。

这也被归纳为:

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

学习的规律正是如此,所以学习要选择合适的难度,《刻意练习》里说要在自己当前难度+1的程度上练习,其实也就是说要站在拉伸区进行学习。

2.2 与本性和解

人的本性使然,贪婪,急于求成是不可能去除的,我们必须要承认它。

在想要同时学多种东西时告诉自己: 学完手上的再开始下一个,延迟满足。

在急于求成的时候告诉自己学习的规律就是这样,一着急就容易进入困难区导致劝退。

周末了想轻松就打打游戏,出去逛逛,给本性一点满足。

把本性当作一个孩子,多哄哄它。

2.3 一些好的学习方法

28法则

我相信世界是符合28法则的,学习也同样符合,20%的学习发挥着80%的作用。

借着人性的贪婪,我们要学就得找到发挥80%作用的那些东西去学。

找到目标后要怎么制定计划呢?

这里还是推荐使用OKR来制定计划。

OKR

关于OKR是什么以及怎么制定我就不细说了,大家搜索下都会得到答案。

假设要学习springboot,那么:

O可以定为2个月熟练springboot的开发流程。

KR1: 1周内了解springboot的基础知识。

KR2: 2周内搭起demo运行。

KR3: 2个月完成一个小项目的开发。

基于这些计划,再来定好每天需要做什么。

每日3件事

每天早上或者前一天晚上定好今天最重要的3件事。

可以使用APP或者其他工具来帮助自己记录,最好能看得到进度,在视觉上给自己带来激励。

为什么是3件事呢?

人的精力实在是有限,3件重要的事情足够你耗一天了。

比如这样制定:

1/60 //计划2个月就是60天 1表示第一天
1. 阅读springBoot官方文档,得出它是什么,它解决什么问题。
2. 读书,记录3条灵感笔记。
3. 工作内容啥啥啥的 。

总结

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到本性以及学习的规律,被焦虑困扰了几年,形神俱伤。

现在我们知道了,人的本性就是贪婪,急于求成,学习的要点就是永远站在拉伸区学习。

学习一定要选择最重要的那20%,制定好OKR计划,每日思考重要的3件事情。

希望你也能借此摆脱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