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随笔

87 阅读6分钟

阅读不能贪恋速度,而是读完一本书之后有一个或者几个触动自己的点,将自己的经历和这些点进行关联,以后在后续的生活和工作中运用这些点,达到将这些点形成自己的网络拓扑形成自己的知识,随用随取。借用费曼技巧来说说就是:通过自己的语言,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最好让外行人也能听懂

通过阅读《认知觉醒》有以下几个点影响颇深: 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 即 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读完这句话感触特别深,在工作中总会遇到行行色色的事情,有时候莫名的就会焦虑,当时总是会给自己找各种借口安慰自己来隐藏这种焦虑,比如把产生这种焦虑的原因推到例假上等等,在内心深处对这种焦虑进行掩盖,从来不敢正视它、面对它。内心也曾经会出现两个小人在争吵,一个向好的自己说你必须克服这种焦虑,打败它,应该先做什么在做什么列出来了好几项,此时一个贪图享乐的自己出来进行争论,这几项又不是一两个小时能搞定的,需要长期的坚持现在不如我们先看会手机看会电视剧放松一下吧,结果向好的自己就把主动权交了出去就可以拿出来手机看是了享受。 就这样自己的焦虑被深深的掩盖,但是掩盖的焦虑越来越多最终还是会爆发,到最后会自责自己在浪费时间,会愧疚觉得今天浪费了行程了一次恶性循环。

看完本书后其实焦虑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敢于正视它,面对它。在焦虑的时候写下里什么事情导致的焦虑,列出来我们应该如何破解这他,按照这个计划去行动哪怕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有成效,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并且学会延时满足,因为人类天性中最原始最本能的部分是即时满足,比如学习英语背一星期单词就想着阅读理解肯定能拿到满分💯,当这种满足达不到时对背单词这件事情就会越来越没有耐心,渐渐的就忘记了自己初心是什么了。因此我们要学会延迟满足,因为在学习或者看书等等过程中前期付出很难看到成效,此时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坚持当达到一定的积累会发现成长是飞速的,比如再练习英语听力的方法有一个是说长期进行英语的音频长时间后就可以听懂,相信大部分人都坚持了几个星期后就半途而废还怪这个方法没有效果。其实我们在学习一种新内容的时候都是从一个上升期到达一个平台期,而这个上升期需要有6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平台期,然后在继续循环从上升期到达平台期,因此知道这规律后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我们至少要坚持6个月,共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保持专注,而不是一边学一边玩这样即使坚持了6个月的也不会达到该有的效果。即使在我们平时工作中保持专注也会提高工作效率,通过阅读《认知觉醒》有四个特征可以提高学习效率1,有定义明确的目标;2,练习时极度专注;3,能够得有效的反馈;4,始终在拉伸区练习,在平时的学习中也有一些做法和这些重合的,但是第四条让我有一个新的认识,也是之前忽视的,在学习的时候针不要针对已经掌握的内容在重复进行复习而是需要去学习那些稍微有一点难度自己认真努力一下可以完成的内容,逐渐将这些努力的并入自己的掌握的知识范围内,这样才能不断的突破自己。

什么叫做知识 借用万维钢老师的一段话

  • 考试得了高分,不叫有知识;茶余饭后能高谈阔论,这也不叫有知识。这些场合下,知识虽然有用,但是这些知识都不太牵扯到具体的得失,所以只是智力游戏。只有当局势不明朗,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而错误的判断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时,你要是能因为有知识而敢于拿出一个主意,这才算是有知识。请注意,这不是在说,实用的知识才是知识,而是在说,只有当知识能够帮助你做实际决策的时候,它才是你的知识。 认知和知识的区别是什么呢, 知识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认知能力,而认知能力必然包含有效的知识。如何进行解释呢,比如一个差生想要奋发图强,去找有好学生询问学习方法 或者 找知名导致进行辅导,这个时候如果差生能从这些学习方法和名师指导中找到适合自己难度的题目进行练习那么进步是必然的,如果差生在询问后没有进行对学习方法的过滤筛选全盘吸收,不仅差生自己很痛苦学习成果也不一定会很好,因为差生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导致直接从舒适区跳的太高直接到达了困难区,学习起来很痛苦也很吃力。所以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当前状态的方式才能更好更快的进步。

做事情之前需要先想清楚,然后在开始动手去做,因为在没有想清楚之前就开始着手去做,做完之后发现可能并不是正确的。想 这个事情比做要难,因为想清楚后 后面的做就是把想清楚的的事情列出来 按照步骤执行就可以。所以遇到事要冷静,三思而后行非常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