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必知必会命令(1)

108 阅读5分钟
  • 1.yy 复制游标所在的那一行(常用) nyy 表示复制游标所在的那n行(复制命令)

  • 2.p 为将已复制的数据在光标下一行贴上,P 则为贴在游标上一行!(粘贴命令)

  • 3.dd 删除一行,可以带个数字,如6dd,表示向下删除6行 (删除命令)

  • 4.在一行字当中,x 为向后删除一个字符 (相当于 [del] 按键), X 为向前删除一个字符(相当于 [backspace] 亦即是退格键) (常用)(删除命令)

  • 5.:set nu 显示行号,设定之后,会在每一行的前缀显示该行的行号

  • 6./String 查找一个字符串(向下开始) n 向后查找下一个 shift+n 向前查找下一个(查找命令)

  • 7.q退出而且不保存修改的内容:q! 强制退出不保存修改的内容 :wq 退出并且保存修改的内容

  • 8.^ 光标移到行首 $ 光标移到行尾 shift+g 光标移动到文件最后一行 gg 光标移动到文件第一行

  • 9.Linux中的打包文件一般是以.tar结尾的,压缩的命令一般是以.gz结尾的。 而一般情况下打包和压缩是一起进行的,打包并压缩后的文件的后缀名一般.tar.gz
    (压缩tar.gz格式)tar -zcvf 文件名称.tar.gz 文件或者文件夹
    (解压tar.gz格式)tar -zxvf 文件名称.tar.gz

    (压缩tar格式)tar -cvf 文件名称.tar 文件或者文件夹
    (解压tar格式)tar -xvf 文件名称.tar -C 指定的解压路径

    -z:是否需用用gzip压缩;-c: 建立压缩档案;-v:显示所有过程;-f: 使用档案名字,切记,这个参数 是最后一个参数,后面只能接档案名,-f是必须的 -x:解压

  • 10.tail -f filename 查看日志,动态监控日志,日志一有变化就打印出来(动态展示)
        tail -n 3 filename 打印出最后3条日志信息

  • 11.telnet hostname port 使用指定的端口 telnet 主机名。这通常用来测试主机是否在线或者网络是否正常, 如:telnet 10.133.254.21 9981 端口号不是用冒号连接,仍然是空格
    window中成功直接跳转到一个空白的命令页面,这就表示你们IP之间是通的

    linux中:成功结果:</br>
    输入:telnet baidu.com 80 结果:</br>
    Trying 220.181.38.148...</br>
    Connected to baidu.com.   #==>出现Connected表示连通了</br>
    Escape character is '^]'.</br>
    Connection closed by foreign host.</br>
    
    失败结果:</br>
    输入:telnet baidu.com 800</br>
    Trying 220.181.38.148...</br>
    Trying 220.181.38.251...</br>
    telnet: Unable to connect to remote host: Connection refused</br>
    
  • 12.netstat -tlnp //查看当前所有tcp端口
    -t(tcp)仅显示tcp相关选项
      -u(udp)仅显示udp相关选项
      -n 拒绝显示别名,能显示数字的全部转化为数字
      -l 仅列出在Listen(监听)的服务状态
      -p 显示建立相关链接的程序名

  • 13.df -h :显示磁盘使用情况

      Filesystem(文件系统)  Size(容量)  Used(已用) Avail(可用)Use% (已用) Mounted on
           /dev/sdb          251G               1.8G      237G         1%             /
            tmpfs            6.2G                  0       6.2G        0%    /sys/fs/cgroup
            ........

第3,4列块数之和不等于第2列中的块数。这是因为缺省的每个分区都留了少量空间供系统管理员使用。即使遇到普通用户空间已满的情况,管理员仍能登录和留有解决问题所需的工作空间。清单中Use% 列表示普通用户空间使用的百分比,即使这一数字达到100%,分区仍然留有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空间

  • 14.free -h 查看当前的内存使用情况

1648445614(1).png

  • total: 系统总的可用物理内存和交换空间大小

  • used: 已经被使用的物理内存和交换空间

  • free: 还有多少物理内存和交换空间可用使用

  • shared: 被共享使用的物理内存大小

  • buff/cache: 被 buffer 和 cache 使用的物理内存大小

  • available: 还可以被应用程序使用的物理内存大小
    备注:
    mem:表示物理内存统计
    buff/cache:表示物理内存的缓存统计
    swap:表示硬盘上交换分区的使用情况
    系统当前真正可用的内存并不是第一行 free 标记的,他仅代表未被分配的内存

  • 1)当物理内存快被耗尽时,系统并没有崩溃,而是拿 swap 做临时内存,当两者都耗尽,系统 OutofMemory

  • 2)物理内存达到峰值,系统中一些不常用的进程内存占用被提到 swap 区

  • 3)当 Men 区的资源进行释放时,被挪到 swap 的内存并不会全部回来,随着系统或者程序的唤醒才会慢慢回到 men 区

  • 4)swap 是内存不够时,磁盘虚拟出来的内存,磁盘主要是 I/O 级别的操作,并不是系统内核级别的操作,处理速度跟 mem 区不是一个等级 物理内存,即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又称作“随机存储器”,是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也叫主存(内存)。
    Swap分区(即交换区)在系统的物理内存不够用的时候,把硬盘空间中的一部分空间释放出来,以供当前运行的程序使用。那些被释放的空间可能来自一些很长时间没有什么操作的程序,这些被释放的空间被临时保存到Swap分区中,等到那些程序要运行时,再从Swap分区中恢复保存的数据到内存中。

                                                                           ** -202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