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的发展史
消费品时代的产品经理
最早起源于宝洁,为了解决资源分配不平均问题,团队内部资源会倾向优先级高的产品,导致创新产品恶行循环无法成长,提出了“一个人负责一个品牌”
软件时代的产品经理
大多数为2B的产品,软件时代的产品经理偏重于项目管理及推进,按照客户要求准时上线,更像项目经理,后续发展分为三类:产品市场经理,产品经理,项目经理。
互联网产品经理
区别于软件时代的产品,互联网产品经理更多的是指2C的产品,产品经理岗位的兴起要归功于Jobs,张小龙,马化腾等大佬多次多场和公开声称自己为产品经理,由于2018后整个互联网度过了快速发展期,从0到1的产品越来越少,导致产品经理的岗位竞争激烈,工作5年以上的产品再能学习的部分经验、知识、能力都差不多,之后比拼的就是真正的天赋、性格、综合等综合实力和机遇了。
互联网时代特征1:信息复制分发边际成本低
互联网的出现,就是先进生产力的很好体现,在信息分发这个点上,原先的手写信件,报纸,有线电视新闻,光盘,软盘的完美替代品,不仅节约了成本,同时提高了信息的传递效率。至于边际成本这个词后续章节有详细介绍
互联网时代特征2:用户量巨大
相较于传统软件行业,互联网行业凭借信息分发边际成本低的特性,用户量很容易达到千万甚至亿级别的水平,同时伴随着用户量的提升,很多产品也具有了平台属性,需要靠谱产品生态(例如腾讯具有qq、微信两款巨量用户的产品,如何设计好相关产品矩阵是及其重要的)。
同时对产品经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用户量越大,用户的异质性就越发凸显,很难设计一款满足所有人需求的产品,需要产品经理良好的权衡。
互联网时代特征3:快速迭代
相较于传统软件行业产品迭代成本高,不能轻易试错,互联网产品依附于网页及app可以做到快速迭代,反馈信息收集也可以依赖在线问卷,在线客服等做到实时反馈,这样产品就可以及时做出调整
互联网时代特征4:数据&AB测
ab测试可以降低对产品的能力要求,因为给予了产品经理犯错的机会,可以通过数据及时调整产品策略
互联网时代特征5:体验设计价值增大
体验的重要性,让人们误以为产品经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提升用户体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好的用户体验只会降低交易成本,并不是产品的全部
作为程序猿见过很多产品较真于一点小的用户体验,甚至是在后台系统的设计上,追求完美固然是好,但是有优先级更高的事时,产品经理和技术打架就成了常见的事,由于国内产品经理分的太细,每个人都负责一部分就会导致有些人的需求可能一直做不上,大公司尤其常见,但的确由于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导致用户体验及产品质量影响权重极大提升,坏的品牌口碑如果被用户记住就很难进行替换。
产品经理做什么
产品经理四大工作职能
需求
定义产品
生产
生产原型
销售
设计交易模型,与用户完成交易不仅仅指售卖,使用也是一种销售
协调
和程序猿吵架(开玩笑~)向上忽悠老板,平级跨部门跨职能进行协调合作
产品工作属于强实践性的社会科学
人类知识体系4大类
自然科学
研究对象是天然存在的东西,可证伪,可重复验证-物理,化学,天文
形式科学
研究对象在真实自然界不存在,是人类构建的抽象规则,不可证伪 - 数学,概率,逻辑,编程
人文科学
研究对象是人类内心主观世界和精神活动,无法区分对错无法证实 - 美术,音乐,宗教,哲学
社会科学
研究对象是人作为社会中的存在,或人与人组成的社会 - 社会,政治,经济学,社会心理学
产品经理要学习成熟学科的话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经济学和心理学,学心理学有助于理解微观个体行为,经济学有助于理解宏观群体行为和结果,经济学太过于庞大, 产品经理只要学会四个概念分析产品和用户就算合格了 1.效用,2.成本,3.边际,4.供需定律
// TODO 添加引用直接跳转到相关页面介绍
用户模型 - 产品经理需要研究用户行为及其背后原理
用户模型是指产品用户和潜在用户的偏好和行为反应模型,产品经理要基于现实世界,研究宏观背景和微观场景下的用户行为及其背后的原理
这里很容易忽略了一个宏观背景,大部分人容易被当前的场景所掌握而忽略了宏观背景,就像2021年的教育行业,整个国家层面已经禁止学科培训了,但是还有部分产品在研究如何提升app体验。俞军老师这边举得例子是国家间的背景差异,巴西等国喜欢打车AA制,所以在设计产品时需要考虑AA的场景,但是在国内这个场景需求就完全不存在。微观场景时一定要结合用户当前的情境去思考用户行为,而不要通过结果去推过程,并给用户打标签。
交易模型 - 重点
交易模型是以交易为单位来研究产品,目标是建立可持续交易的互惠模型
很多刚入行的产品只知道盯着用户体验,却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如何促成交易,只有交易完成这个产品才有价值,同时在这个逐利的社会背景下,如何保证产品可持续性交易,更是考研产品的能力,不能只看短期数据和KPI而影响了产品的走向,俞军老师这里认为
一个好的产品有三个属性, 对用户有效用,对企业有收益,可持续。
这一点是非常赞同的,因为见过了太多追求短期效益而舍弃用户价值的产品(例如百度,等各种广告满天飞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