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协议接入框架 xRPC 发布在即,为你解读更多 APISIX 生态细节

505 阅读7分钟

随着业务场景和需求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标准和协议都开始崭露头角。Apache APISIX 作为 Apache 基金会的顶级开源项目,一直积极参与并推进相关生态层面的扩展。

本文将从多协议代理多语言支持两个角度,为大家带来 Apache APISIX 即将发布的 xRPC 框架与多语言插件的相关示例。

多协议代理

在 Apache APISIX 中,每个请求都会对应一个 Route 对象。目前 Apache APISIX 的代理场景主要以下两种。

第一种是 HTTP 协议代理,也是目前 APISIX 中最常用的请求代理。基于 HTTP 协议代理,Apache APISIX 目前已经实现了数十种流量治理能力,如:细粒度的流控、安全和可观测性等。

第二种则是基于 TCP 和 UDP 的动态协议代理和负载均衡,它提供了最基础的流量准入能力和链接级别的日志能力。这种代理模式可以代理任何基于 TCP/UDP 协议的请求,如:MySQL、Redis、Mongo 或 DNS 等。但由于它是基于 TCP/UDP 的代理没有上层的应用层协议,只能获取到四元组的一些基础信息,所以在扩展能力上会稍弱一些。

为什么要开发 xRPC 框架

由于 Stream Route 在协议代理上的限制,加之我们希望在 APISIX 上可以支持更多的应用层协议,以服务更多用户和应用场景,xRPC 框架应运而生。

通过 xRPC 框架可以非常便捷地扩展协议能力,不管是特定还是私有数据协议,都可以具备类似 HTTP 协议代理的精准颗粒度的和更高阶的 7 层控制, 比如请求级别的可观测性、高级访问控制和代理策略等功能。

什么是 xRPC

xRPC 从字面角度来分析,即 X 为协议资源的抽象代表。而 RPC 是我们认为所有经过网关的资源都为一个过程调度,即它是一个协议扩展框架。所以在定位上,xRPC 是一个基础框架,而不是一种具体协议的实现。

从上图架构可以看出,xRPC 是基于 APISIX Core 扩展出来的框架。在该框架的基础之上,用户可以去实现不同应用层的协议,比如 Redis、MySQL、Mongo 和 Postgres 等。而在不同的协议之上,又可以去抽象一些共性因素,实现相关插件能力,让不同的协议可以共享这些能力。

所以 xRPC 的主要作用可以总结为:提供标准化应用层协议的接入能力,支持跨协议的能力共享,以及让用户可以获得自定义协议的扩展能力

应用场景示例

有了 xRPC 协议框架之后,它可以解决哪些场景呢?这里简单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1. 示例 1 :像 Redis 在早期版本中是不支持 TLS 的。如果我们系统里同时存在多个版本的 Redis,同时因为某些原因暂时不能在生产环境中升级 Redis,但又有增加 TLS 能力的需求。这个时候就可以基于 xPRC 的 Redis Protocol 来解决上述情况。
  2. 示例 2:当我们想对某些 IP 或者调用方做频率限制并且想直观的看到每个调用来源的调用频率,这些 Redis 自身是不支持的。此时就可以通过那通过 xRPC 扩展出来的 Redis Protocol 完美解决。
  3. 示例 3:如果想利用 MySQL 临时开启慢查询功能,只需接入 MySQL Protocol 并在 APISIX 配置相关策略即可,省去了后续再一台台机器去登录实例的繁琐步骤。

当然,类似的应用场景还很多,也希望在功能发布之后,大家多多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去体验和实践。接入 xPRC 后的调用过程如下图所示。

一旦通过 Apache APISIX 完成了上游服务的接管,就可以把上游不同的应用服务进行统一化管理。类似日志输出、监控、安全还有问题排查等功能,都可以通过一套标准化的策略来完成。

计划实现阶段

目前 Apache APISIX xRPC 框架的设计,初步划分为 5 个阶段。

  • 阶段一:Read 读取数据与协议解码。
  • 阶段二:Access Phase 准入阶段。提供插件接入功能,可实现安全、流控和准入等需求场景。
  • 阶段三:Proxy 数据转发与负载均衡。提供自定义负载均衡策略及算法的接入支持。
  • 阶段四:Send 发送数据与协议编码。
  • 阶段五:Log Phase 日志阶段。提供插件接入功能,实现日志上报和记录等需求场景。

多语言生态

为了满足日益丰富和庞大的计算语言库,打造多语言环境的代码支持成为应对未来技术发展的第一门槛。Apache APISIX 在多语言开发的道路上也做了很多的探索与实践。

比如在近期已经实现了对 WebAssembly 的支持,具体实现细节与功能可参考「Apache APISIX 拥抱 WASM 生态」文章。当然,目前 Apache APISIX 对 WASM 的功能支持还属于实验阶段,未来仍会继续完善对 WASM 的相关支持。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也欢迎积极参与到 wasm-nginx-module 项目贡献中。

同时,在对 WASM 实现支持前,Apache APISIX 已通过 「xPluginRunner 多语言插件运行时」实现了对多种开发语言的支持。即在开发 APISIX 插件时,用户不仅可以使用 APISIX 原生支持的 Lua 代码去编写,也可以使用各自熟悉的语言,比如 Go、Java 和 Python 等,实现对 APISIX 插件的编写与扩展。

xPluginRunner

xPluginRunner 的实现方式如上图所示。整个通信过程是在内置插件「开始执行之前」和「完成执行之后」,APISIX 会发起本地 RPC 请求到各语言的插件运行时。在插件运行时中,实现各个插件内的计算和策略处理,最后将结果响应给 APISIX,基于响应结果再进行后续的决策。

xPluginRunner 作为跟 Apache APISIX 通信的桥梁,主要实现了私有数据协议的解析RPC 报文的封包与解包

目前 Apache APISIX xPluginRunner 的方案已经处于比较稳定的阶段了,从社区反馈中也得知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在生产环境中应用了。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也欢迎积极参与到各个开发语言插件项目中:

最后我们将通过一个简单的 Java 示例,为大家展示一下如何基于 Java Plugin Runner 来开发 APISIX 插件。

Java Plugin Runner 示例

首先在开发插件时,我们需要去实现 PluginFilter 的 Interface。Interface 中 name 方法主要用来标识和提取插件名称,filter 方法则用来过滤请求(也就是执行插件主体逻辑)。

需要额外注意一点,上述代码中出现的 requestresponse 两个参数在 Runner 中存在固定逻辑(所有 Runner 都适用):

  1. 如果希望请求继续转发,仅进行一些策略设置(如改写请求参数、头信息等),只需操作 request 对象即可。
  2. 如果想要终止请求,可以通过 response 对象来完成(如设置响应体、响应头、状态码等)。

注意:APISIX 一旦感知到 Runner 中的 response 对象被操作就会立即终止当前请求。

插件开发完成之后,就可以在 APISIX 中进行应用的实践了。

首先将 Runner 及项目中的插件编译为 jar 包,并将 jar 包的绝对路径配置到 APISIX 主配置文件中,配置方式如下:

最后重启 Apache APISIX,就可以进行路由和插件的配置及请求验证环节了。

总结

本文为大家带来了 Apache APISIX 即将发布的 xRPC 框架以及相关细节,同时介绍了 Apache APISIX 在多语言开发支持中的细节展示。通过多协议代理多语言支持两个角度,充分展示了 Apache APISIX 在面向生态的多项努力。也欢迎随时在 GitHub Discussions 中发起讨论,或通过邮件列表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