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树深度递归找出路径总和

309 阅读2分钟

正题

112. 路径总和

给你二叉树的根节点 root 和一个表示目标和的整数 targetSum 。判断该树中是否存在 根节点到叶子节点 的路径,这条路径上所有节点值相加等于目标和 targetSum 。如果存在,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

示例 1:

image.png

输入:root = [5,4,8,11,null,13,4,7,2,null,null,null,1], targetSum = 22
输出:true
解释:等于目标和的根节点到叶节点路径如上图所示。

示例 2:

image.png

输入:root = [1,2,3], targetSum = 5
输出:false
解释:树中存在两条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路径:
(1 --> 2): 和为 3
(1 --> 3): 和为 4
不存在 sum = 5 的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路径。

示例 3:

输入: root = [], targetSum = 0
输出: false
解释: 由于树是空的,所以不存在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路径。

解析:

本题的关键点在于遍历二叉树也不完全在于遍历二叉树,在二叉树遍历结束的同时,需要记录遍历过程的 val 值的总和,判断是否与 targetSum 相等即可。

遍历二叉树容易,我们可以采用递归的方法,那么如何记录 val 的总和呢?其实可以换一个思路去想,记录总和的目的是为了和 targetSum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在遍历的时候将 targetSum 减去 当前节点的 val 值,遍历到最后,看最后一个节点是不是等于最后剩下的 targetSum 的值不就可以了吗。

因此,我们每次递归的条件 targetSum 值是每次都在减少的,都会减去当前节点的 val

这样一想,无论是代码,还是逻辑上都变得非常简单了。

var hasPathSum = function(root, targetSum) {
    // 首要判断条件
   if (root === null) {
       return false
   }
   // 遍历到最后,判断是否等于最终剩下的 targetSum
   if (root.left === null && root.right === null) {
       return root.val === targetSum
   }

    // 递归
   return hasPathSum(root.left, targetSum - root.val) || hasPathSum(root.right, targetSum - root.v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