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负,创作不停,本文正在参加2021年终总结征文大赛」
作为2020年毕业的双非本科生,这已经是毕业后的第二个年头的年终总结了,不知不觉工作已经一年半了,算上我的N段实习经历,加起来也有3年工作经验了,回顾起来总体还是积极向上的。
2016年中-2017年中
整个大一阶段,自己都是迷迷糊糊过的,经历高中的封闭式管理,大一彻底放飞自我的感觉,玩手机,打游戏,逃课样样不落下,虽然同时也参加了一些社团联的部门 ,社团等正面活动,不过也都是玩玩而已,没给我带来什么帮助。在学习上,专业课整个大一也就学了C语言和数据结构,专业课较少,总体来说勉强知道代码什么了,大一整个学期绩点好像就3.4几来着,班上人少,应该是前几来着,但是基本没学到啥东西,都是临时抱佛脚。
考试前一周的凌晨
2017-2018年中
大二期间,专业课也多了起来,自己也有点慌了,不知道自己后面到底要做啥,完全没有职业规划。有个室友加入了实验室,天天都在写代码,说一些专有名词,搞的我更慌。但是很多实验室大一就招够了人,我左找找右找找,然后加入了一个“娱乐性”的实验室,主要做unity3D渲染的,概念有点像现在的元宇宙。但是就我们几个小白根本搞不出来什么名堂,但是有个免费学习的教室也挺好的。由于学校扩建机房,我们的教室被征用了。后面在学姐闺蜜的介绍下,面了一个比较正规的实验室,主要是搞大数据的,里面会招前端,后端,爬虫,算法的大二学生。当时学姐闺蜜做的后端,就推荐我去的后端开发,当时啥也不懂,也没在意方向。去面试的群大概有个1,200人吧,收2-4个人,师兄们让做了学生管理系统作为考核项目,得益于课程设计做的类似的,改改就交上去了,后面一堆都是水的,没几个人交,交了也被师兄作为不合格毙掉了,我的其实也不太合格,在此感谢权哥觉得我的demo还有点创意,把我收了哈哈哈。
但是进去之后我表现得有点水土不服,没学过Java后端和一些基础开发知识,师兄追的急,搞得我有点难受,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就觉得我不是那种解决能力很强的人,然后默默我感觉我没太大兴趣学后端,后面慢慢转向了前端开发的路线,突然感觉对不起权哥,占了名额叛变了,后面学了前端后,感觉学习路线较为平滑,每天还是较为努力,下课了就来实验室搞的晚上11,12点才回去,那段时间感觉很充实。
在生活上,家里买的期房也拿到手装好了,总算新一线城市有个家了,虽然不大,但是幸福感增加很快。
开发了副业,开始接私单代码挣钱,从大二中旬没向家里要钱了,因为家里亲姐经常损我,贬低我,所以一直想找机会证明自己。前前后后到实习忙起来没有接单为止,一笔100,一笔200前前后后,总共挣了2、3万块钱,自己也比较节约,到毕业大学挣的钱还有1万3在招行里,以后也不打算动他,以后回忆起来还是挺美好的。
我实验室的大桌子
毕业了招行的钱一直没动
2018-2019年底
大三开始实验室的师兄都秋招签约工作了,美团,腾讯,TW等大厂都有。这个时候我们也要开始找实习了,我当时半路前端,还没人带,技术不太行,随意找了个前端开发岗,然后开启了我的N段实习经历。
2019.3,第一段实习,主要是一个政府网站外包公司,技术比较老,但是对基础要求比较细致,规范了我这种打马虎眼的。当时工资50一天不包吃,不包住,基本等于没赚钱。如果没重要的课,早上我7点就得从学校出发,晚上9点到寝室,并且每天在省体育馆地铁站挤成肉饼。当时抱着学习的形态就觉得每天这种还挺充实。
逃课来回4小时地铁的实习之路
![]()
2019.7 第二段实习,去上海的一个互联网外包公司,技术比较新,我和我一个室友都去了,但是他去的芜湖分部,我俩一起坐地铁去的机场,中间有一段路突然下大雨,我俩一把伞被淋惨了,当时觉得相当的扎心。不过来到上海遇到了现在还联系很频繁的几个好朋友。在这里待了大概1个多月,学习的内容大概是自学半年的内容吧,实践比自学效率会高很多。然后去了欢乐谷,南京路步行街,外滩等等景点玩了玩,就收拾东西回来秋招了,工资100一天包吃住,不包机票,也是基本等于不赚钱。
大学最后一节课下课后的天空
去机场的路上
上海南京路和水族馆
2019.8 开始秋招,能投的都投了,面了一堆,反正就感觉面试造航母的样子,腾讯一面面了2小时过了,二面有事情推迟了结果就说招到人了,那天还摔了一跤,电脑还坏了一个角,简直心态爆炸。最后还是拿到了不少offer,但是一筛选下来在成都的没几个,随意签了一个在成都的头部安全公司,这时候签约了不能去实习,我又开始物色第三段实习工作。
2019.10 找了一家发展很快的初创公司,工资200一天不包吃住,这段工作还是师姐所在公司,待了三周,没写一句代码,就被裁员了,直接裁员了1/3的人吧,直接影响我后面要找个稳定的公司,在这里遇到了很多奇葩的事情,例如组长:“你没事的话就多看看源码熟悉一下”,我:“好的”,第二天,组长:“你在干嘛”,我:“在看源码”,组长:“他没事怎么不找我要呢”,我:“好的,下次一定(一万句草泥马在奔腾)”,午休1小时包括吃饭,大小周,996这里纯纯的卷成狗。
下午困成狗的时候,打开多个编辑器,摸鱼时光
2019.12 去广州实习了,实习500一天,包吃住,天天都是四星级自助,酒店式公寓。我的生活节奏就是早上8点坐班车,写代码到中午吃完饭,睡两小时,下午写两小时,出去接个咖啡加个奶,吃点蛋糕下午茶。写两小时吃晚饭,坐7点的班车回公寓,和一群朋友打乒乓,打桌球,然后9点去餐厅吃个夜宵,然后洗澡睡觉。中间团队聚餐了几次,尝试了烤蚕蛹,烤腰子,疙瘩汤,广东肠粉。两个月一下就过了,大年29回家过年,准备再实习几个月,结果年后疫情来了,打断了我的很多计划。
神仙食堂
![]()
2020整年
疫情直接让我在家几个月把王者荣耀打了1000把,因为是等解封,玩两天没事这种心态。加上毕设和论文早早写好了,所以更加放纵了自己。到了4.5月的时候,我也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工作。 我总结了几点
1.工资不错(学了计算机,工资低有点说不过去)
2.项目周期长(第三段实习,周期短,不得不写垃圾代码)
3.工作稳定(第二段实习,批次裁员,而且疫情很多公司拖欠工资)
4.技术主流(第一段实习,写jq这种脱节市场,很难再有机会出来)
5.地点在成都(第四段实习,离家远,房价贵)
疫情在家天天做饭,厨艺飞速长进
![]()
![]()
然后,抓住春招的尾巴,重新找工作,反正秋招签了,有兜底的,最后找了家央企,各方面勉强能满足,然后就6月就来上班了,作为甲方,内部员工开发岗不多,采用了外包劳务形式。所以我直接就接触了基建组件库,核心业务,CLI,lowcode等底层东西,7-12月过的相当的充实,写了内部全栈系统,写了C端核心付费业务,感觉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年底还拿了一笔绩效,一年下来虽然不及BAT的3,40w,但是也勉强够用,花式福利也拉满,感觉很有干劲.
今年
今年我对自己的总结就是:“成长不及预期,工作生活均迷失”
从2020年的期望来看,今年应该会更上一个台阶,但是事实并非如此,非但没有进步,还找不到方向。之前我想工作生活平衡,是为了延续早睡习惯,锻炼身体,做有意思的coding,培养一个兴趣爱好。但是基本现在每晚都是12点左右才睡、锻炼也没了激情,偶尔跑几次步、代码也是本着但凡已经跑起来了,我就不去动他了。业余时间,也没有下班自我提高的激情了,基金也不想去关注了,书也看得少了,然后“爱好”就是游戏打了1500把,典型的废柴。我之前比较反感这样,没想到终究还是变成自己讨厌的人。
最重要的是,完全找不到方向。工作经过去年半年的磨合,现在基本能够有条不紊的完成,剩下的空余时间不知道做什么,虽然我知道还有很多业务开发设施可可以继续完善,但是自己不愿意主动去承担更多工作。年中升职答辩也表现的急躁,升职概率1/3,我的绩效表现来看是达标的,but答辩得分偏低,然后失败,经过这次更加打击了我。
生活中总是在想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总是在精神内耗,不知道是不是工作进入舒适区的原因,情绪变化极快,对啥事都提不起兴趣,性格类似双相症,可能上午还很开心,下午就被负面情绪笼罩
2021/12/24更
-
不过2021也不全是糟心的事情,年度绩效刚被通知为 A (部门前20%),也参加了A+的答辩,虽然答辩很失败,不过A已经很满足了。对于答辩我确实拉胯,PPT,演讲都不行,2021 3次答辩均失败告终,妥妥的2021答辩失败人士。
-
手机也换成12,电脑本来想等mbp的,但是发现太重,也偏贵,前端开发有点浪费性能了,下手2020 m1 16+256的mba,小巧性能好,除了少数软件需要Rosetta 2转译,大部分都原生适配了,确实比老版本的mac用起来风扇疯狂转好多了。
-
很庆幸的感觉是公司最后一届本科校招,今年前端,后端招的都是985硕士了,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已经内部默认要求只招985硕士。社招也是大佬云集,前两天聚餐的5人小团体,都是成电硕士+腾讯3年,北邮+京东3年,华科+大厂3年,除了羡慕2字感觉没啥想说的,学习能力确实强。能和一群优秀的人一起卷也挺享受的哈哈。
-
最后昨天才收到的5年老员工的表扬,没想到在公司已经出名了,哈哈哈,虽然名不副实
2022期望
- 绩效拿A(今年吃了大学的老本,明年压力山大)
- 涨10斤(please must!!!)
- 更新20篇技术博客
- 看10本书
- 锻炼起来...
- Vue3+TS+vite完成下lowcode的开发(一拖再拖) 最后是时候和过去的自己说再见了,2022从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