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读完一本书,却感觉似乎什么都没留下?你是否有遇到难读的书,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了?你是否翻了好几页,脑子却走神,回过神来完全不知道刚才几页讲的啥?你有没有在看过两三行之后,眼睛自然的倒退到原点?
以上的情况,我都有。鉴于此,我一直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阅读者。去年看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抱着洗心革面的心态开始阅读。遗憾,上面的这些情况都再一次发生了。巨大的悲凉包裹着我,那段时间,我不再阅读...
一年过去了,再次打开这本书,我决定像学习编程一样,边看边记笔记。笔记里列出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大纲,摘抄或截取了重要的句子。
遇到了书里的一句话,也鼓励我继续边看边记...
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必须把这本书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才行,而要让你成为书的一部分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去写下来。
第一篇 阅读的层次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头脑与书本的两种情况:
- 完全了解,书本只是一种讯息传达
- 不完全了解,包含增加理解的东西
真正的阅读:依靠头脑运作,从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理解。△
阅读的两种意义:
- 增加资讯与洞察力
- 增进理解力【更高杆的人,知道他是谁,如何跟他学习】△
- 娱乐消遣
两种学习:
- 指导型的学习
- 自我发现型的学习:非辅助型;阅读自我或世界的学习
阅读的艺术包括的技巧:观察、记忆、想象、分析、省思
第二章 阅读的层次
阅读的四个层次:
- 基础阅读:认识每一个字【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 检视阅读:略读。一定时间内(过短的时间),抓出一本书的重点。【这本书在谈什么?这本书的架构如何?这本书包含哪些部分?】△
- 分析阅读:无限的时间里最完成的咀嚼与消化,追寻理解 △
- 主题阅读:比较阅读。读很多书,列举相关支出,提出一个共同主题,架构一个书里没提过的主题分析 △
第三章 阅读的第一层次:基础阅读
学习阅读的四个阶段:
- 准备阶段:良好的视力和听力、基础的认知能力、口齿清晰、保持注意力和服从。【出生到六七岁】
- 简单读物:能自己阅读简单的书,学会字句的使用和发音,词句的含义。【一年级】
- 字汇增长及对课本的运用;学会不同目标和领域的阅读法。【四年级】
- 成熟阶段:消化阅读经验,对不同作者提出的观点作比较。【七八年级】
需要在各阶段、层次努力,而不要过分强调阅读的准备阶段。
第四章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 有系统的略读 skim 或粗读 pre-read。值不值得花时间仔细阅读?了解关于这本书的事儿。
- 书名页、序
- 研究目录页
- 检阅索引
- 出版者介绍,如宣传文案
- 从有印象的目录中挑几个看起来与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 东翻翻西翻翻,念一两段,连续读几页,就这样把权属翻一遍,寻找主论点,结尾两三页不可忽视
- 粗浅的阅读
- 难读的书,先从头到尾读一遍
- 阅读的速度
- 熟练的检视阅读者,不管多难或多长的书,都能很快的运用上面两种方式读完
- 速读:矫正用课程,应该学会不同的阅读速度
- 逗留与倒退
- 不要在几个字上逗留,也不要倒退到刚读完的句子
- 可以一瞥掌握一个句子或段落
- 矫正逗留的方法:利用双手训练自己的眼睛,跟着段落移动的越来越快
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主动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 这本书到底在谈什么?【检视阅读】
- 作者的主要想法、声明与论点是什么?【检视阅读】
- 这本书有道理吗?【分析阅读】
-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提供了一些资讯,资讯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这件事很重要?获得启示?【分析阅读】
三种笔记:
- 结构笔记:重点是全书的架构,如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整本书在谈什么?作者借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陈述他对主题的理解?【检视阅读】
- 概念笔记:作者的观点,如这本书的准确性和意义?其他书籍相关内容的页码?【分析阅读】
- 辩证笔记:从好多本相同主题书籍摘要出来的一场讨论情境的笔记【主题阅读】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技巧。
第二篇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
TODO
第三篇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TODO
第四篇 阅读的最终目标
TO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