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专题:spring相关(二)

101 阅读3分钟

小知识,大挑战!本文正在参与“程序员必备小知识”创作活动。

摘要

本次分享面试题专题均为自己21届校招时通过牛客以及自己面试遇到的问题,答案均为自己理解整理,如果有错误,请麻烦评论指出,万分感谢,如对您有所帮助,请交出您的三连或者点赞也是爱♥

springBean生命周期

1、Spring容器根据配置中的bean定义实例化 bean。

2、Spring使用依赖注入填充所有属性,如bean中所定义的配置。

3、如果 bean 实现BeanNameAware接口,则工厂通过传递 bean 的 ID来调用

setBeanName()。

4、如果bean实现 BeanFactoryAware接口,工厂通过传递自身的实例来调用setBeanFactory()。

5、如果存在与 bean关联的任何BeanPostProcessors,则调用preProcessBeforelnitialization()方法。

6、如果为 bean 指定了init方法(的 init-method属性),那么将调用它。

7、最后,如果存在与bean关联的任何 BeanPostProcessors,则将调用postProcessAfterlnitialization()方法。

8、如果 bean 实现DisposableBean 接口,当spring 容器关闭时,会调用destory()。9、如果为bean指定了destroy方法(的destroy-method属性),那么将调用它。

AOP(整理自百度百科)

AOP(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方面编程),可以说是OOP(Object-Oriented Programing,面向对象编程)的补充和完善。OOP引入封装、继承和多态性等概念来建立一种对象层次结构,用以模拟公共行为的一个集合。当我们需要为分散的对象引入公共行为的时候,OOP则显得无能为力。也就是说,OOP允许你定义从上到下的关系,但并不适合定义从左到右的关系。例如日志功能。日志代码往往水平地散布在所有对象层次中,而与它所散布到的对象的核心功能毫无关系。对于其他类型的代码,如安全性、异常处理和透明的持续性也是如此。这种散布在各处的无关的代码被称为横切(cross-cutting)代码,在OOP设计中,它导致了大量代码的重复,而不利于各个模块的重用。

而AOP技术则恰恰相反,它利用一种称为“横切”的技术,剖解开封装的对象内部 ,并将那些影响了多个类的公共行为封装到一个可重用模块,并将其名为“Aspect”,即方面。所谓“切面”,简单地说,就是将那些与业务无关,却为业务模块所共同调用的逻辑或责任封装起来,便于减少系统的重复代码,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并有利于未来的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AOP代表的是一个横向的关系,如果说“对象”是一个空心的圆柱体,其中封装的是对象的属性和行为;那么面向方面编程的方法,就仿佛一把利刃,将这些空心圆柱体剖开,以获得其内部的消息。而剖开的切面,也就是所谓的“方面”了。然后它又以巧夺天功的妙手将这些剖开的切面复原,不留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