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flux的探索与实战 - 序

910 阅读13分钟

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

平时是否经常由于各种原因而被迫加班?

是否曾满心欢喜的在下班时间准备离开却突然收到开会通知,饿着肚子开会开到深夜10点?

是否曾以为完成了任务可以结束一整天的劳累,殊不知新需求宛若龙卷风...?

是否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突然通知第二天的出差?

是否在经过漫长的加班过后,却得不到任何实质性的补偿,甚至一句“辛苦了”还可能带着一个@全体成员...?


警告:下文充斥着低水准的流水账,谨慎观看。

起因

时间回到20年5月,当时的我辞去了上一家不太正经的非互联网行业的教育机构性质的公司,转而前往了一家在老家当地看上去略有规模的外包公司 (下文代称为J公司)

为什么是“看上去”略有规模呢?首先,我在这次找工作的时候,给自己立了个规矩:面试几乎不问技术问题的不会去。你可能觉得这个规矩挺奇怪的:怎么会有软件公司面试不问技术呢?曾经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在经历过一些面试之后不得不说,总有些企业的招聘形式是你难以预料的。回到正题,在J公司在面试的时候,有一轮笔试和两轮技术面,虽然都是在同一天一次性走完的流程,但是这也比我之前遇到的各种公司在某种意义上要靠谱很多了,因此我认为它也许不会在技术层面坑我。然而我还是太年轻了。

其次,这是一家千人规模的上市公司。在当时的我的脑海里,这肯定是个会相对正规、严谨且技术应该相对成熟、新颖的公司。当然了,现在的我对于上市公司已经是好感全无了。 对于这样一个较为拥有规模的公司,还是在我老家本地找的,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所以在当时的我脑海里,对其的印象分还是挺高的。

他有该有的福利。在老家找工作,我不奢求什么特别好的福利待遇,我只是简简单单的希望能有个五险一金和双休,加班能有调休或补偿。在与人事面谈的过程中,她告诉我他们甚至还会有个13薪(或者最低的1000块钱的年终奖)。这对于我的低期望来讲,是个不错的好消息。然而事实证明,这些并非是完全真实的。

然后,为什么找了一家外包公司? 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都在劝周围的朋友们不要不要一定不要去外包公司,原因也是十分的充足,比如个人成长层面和长久发展层面之类的,网络上有很多相关的帖子,这里就不再赘述。不要误会,我也是十分认同这种要远离外包公司的这种观点的,而且我个人尤其反感那种面向****之类的外包。但是为什么我还是去了这个J公司呢?

简单来说,就是很普通的侥幸心理。

在我看来,在我老家这里,不过分的说,90%+都是上面提到的类型的外包公司,本身你想要找一个拥有自主产品的软件公司就已经是难上加难(个人见解,不代表真实情况)。其次,我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进入过这种外包公司(J公司的主营是****项目外包),所以秉承着凡事亲自体验一下的求真务实态度,最终决定还是去试试。毕竟,以我的求职经历来讲,能找到一个公司已经很不容易了。

综上所述,在面试结束后,我最终选择了进入这家公司。

0b11628b7c35fef3cdf140fc7f6e60ca.jpeg

经过

入职第一天,和所有人一样,办手续,然后闲一整天。

入职第二天,开始加班。是的,第二天就要开始加班了。当时有个项目比较着急,然后便让我去修改一些问题了。然后,这样的加班持续了大概3天左右。当然了,我也不是什么不讲理的人,项目着急都是可以理解的情况,我也是比较认真的参与到了问题修复当中。

三天后,我被另外一个项目组拉走了,而这个项目组的需求经理,就是技术二面时候的一位女士。再然后,她让我学习一下使用Axure,因为“之后可能会让你去画画原型图”。当时的我很奇怪,我不是进来当开发的吗?我问她,她告诉我,“项目还在初级阶段,等研发流程开启的时候,公司会调派其他需求人员来顶替我,然后把我转移到开发团队。” 她还告诉我:“这样的话,你从需求设计阶段就深入参与,等到了研发阶段你转到研发的时候,就可以一定程度上为研发的人解决需求上的疑问了。”

我想了想,有道理,我选择相信她。当然,对于刚入职的我来讲,我也没有其他选择。

于是我跟着她去到了一个独立的小会议室一类的屋子里,作为办公室开始办公。

Axure并不难学,至少基础的使用很简单,所以我上手的很快,加上我在面试的时候也表现的不错,因此我也理所应当的变成了产品经理的重点“利用”对象。当然了,不要误会,这位产品经理人是很不错的,我这里指的“利用”只不过是调侃,以指代几个面试过我的领导对我有着较高的期望。

入职一周后的一个星期二,这位经理出去接了个电话,回来的时候告诉我:“明天咱们可能要去出差了。”

她是对着我说的,但是当时房间里做需求的人,除了她和我,还有一男一女。

我看着她,简单思考了一下:难道她是指让我跟着出差吗?然后我说:“出差?明天吗?”

“嗯。”

“......我也要去吗?”

她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抬头笑着看了我一眼,反问道:“你觉得呢?”

我没有多问,而是极力抑制住内心的反感。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我很明确的告诉过当时作为面试官的她我并不接受出差。

但是我这么好脾气的人,必然也不会拒绝她,总而言之,我最终还是跟着出差了。不幸中的万幸是,这次(以及之后的好几次)出差都是有同事开车带着的,我个人不需要关心订房间、订车票以及考虑报销的问题。

然而在这里,出差也不是那么清闲的,尽管远在外地,依旧逃脱不了加班的命运。简单来说,

上午:跟甲方在一个昏暗的会议室里开着投影仪开会确定需求,我的那位经理负责讲解、提问之类的交互工作,我则在一旁负责黑灯瞎火的记笔记;

下午:跟上午一样,但是身心感觉更累了;

晚上:大部分晚上都会因为跟领导吃饭或者根据会议内容修改原型设计而到10点多才能休息,甚至才刚刚回到酒店。

而且,这位产品经理虽然说人是好人,但是性格略“轴”,比较较真,她本人的表达能力又不太尽人意,经常性的看着她跟对方领导在同一个问题上的不同“频道”进行争论,很是累心。(也不是说我自己这么觉得,这是我们其他几个做需求的人之间的共识

反正,在那之后,几乎每两周要出差一次,一次三天。

d13cc64d9e7d08e9796d3fbacb7b95cd.jpeg

入职一个半月后,领导突然传来消息:甲方把整体项目验收时间大幅提前了。具体原因、过程就不细说了,我也不太了解,总而言之是在签了合同的情况下,甲方还是要求软件初版的验收时间从次年1月提前到了当年10月。提前了怎么办?加班加点呗。

当然,这样的加班我们几个人已经麻木了,毕竟我入职到现在,也就只有一周时间是正点下班的。

62178ad594af0cc8b39862bd2861c8df.gif

一直到入职两个多月,将近三个月的时候,我感觉有些疲惫。每天晚上加班,周末一天加班是一个方面,加班的内容是另一个方面。几乎每次加班的工作内容都是推翻上一次加班所做的东西进行重新作业,只是因为需求经理她错误的理解了领导的意思。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她,毕竟她也是曾经的程序员,并不擅长这方面的工作,各种意义上她的压力也很大。

不管如何吧,两个多月后,这个项目(下文称之为A项目)的需求阶段已经算是主要工作完成了。这时候,我们打算去调休。做需求的几个人里,其中一个人先去大领导(调休要去跟他说)办公室提申请,顺便为我们探探路(因为我们没有提过)。过了一会儿,她回来了,但是她的眼中明显没有那种胜利的喜悦。她告诉我们,X总说,“咱们部门没有调休这种说法,如果要请假得有充分的理由”。

我 & 其他众人: 18e96c0351bd88425f6b85e4d14bd9cb.jpeg

我可是记得不久之前,这位“总”还在周末我们加班的时候发话说:“大家辛苦辛苦,之后可以调休”来着。

总而言之,到了第三个月结局大家应该也都知道了,我在生日的当天离开了这家公司。我走之前,提出离职的时候,那位“总”还很调侃的问我:

“为什么要走啊,做需求不是比当开发有前途多了么?”

056ebb3247649ee065f18e68c97a602b.jpeg

当然,这并不是他自己的想法,在我老家这个地方,绝大多数人的想法都是这样的。这就跟“以后早晚要从研发层进入领导层”一样,是一种很普遍的思想。但是至少现阶段,我还不想走上这条路。

结果

在疯狂的无偿加班的这段时间里,有一阵子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加的班都去哪里了?没有调休,没有加班费,只要寥寥无几的敷衍慰问和充斥了整个房间的叹息声。我们被关在一个与大办公室环境相隔绝的小房间里,每日与夕阳无缘,与皓月为伴。那么我牺牲掉用来为公司加班的时间,到底都去哪里了?它们真的就这么消散了,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吗?

在J公司里,他们的打卡制度是在他们自己的一个系统上进行“报工”,每日只需一次,填写你的工时和加班时间。你可能会问了,这不是有记录加班时间吗?但是我们的经理告诉我,这个参数完全就是个摆设,你甚至看不到统计,也没有任何效力。

为了找回我因加班而牺牲掉的时间,尽管只是为了能让它们的付出能够有所记录,有所意义,我简单的用云数据库记下了每一条自己的加班记录。

这并不是结尾,要知道,当辞去一个工作,这就意味着你需要再去找一个工作。但是在艰苦求职的过程中,让我又发现了一件事。

简单算下来,加上实习,我到目前任职超过3个月的公司大概有2家。

第一家,是在北京实习的时候就职的公司,是一个为高校提供大数据平台服务的项目外包公司。作为一个实习生,在那里也就是拧拧螺丝的工作,也理所应当的没有接触过什么大数据内容。

第二家,是老家的一个教育行业的公司,为青少年培训一些东西的,临时开设了一个软件研发部门。但是他们所有的领导和同事都对软件部门一窍不通,管理方面没有经验,也没有为软件团队招到合适的领导,提出的需求也都是五花八门的。因此尽管在那里也姑且参与了由0到1的项目开发,但是并没有是什么什么流行技术,更不要说现在人们都喜欢看到的微服务、高并发等等。

在之后,就是刚刚离开的J公司了。

如此这般贫瘠的就业经历,给我的求职之路带来了不少坎坷。在几次面试中,其中有一家公司的面试官点出了我的几个痛点:

  1. 在职项目亮点太少,基本就是在拧螺丝;
  2. 个人项目太过冷门,不够企业级,很少有公司会去关心。

以及其他云云,总而言之我的经历让我难以出众,甚至有些可笑。事后我仔细想了想,他是对的。过去两年我将大量时间投入到了维护我的框架项目上,但是这个框架的性质却与大众企业相去甚远,尽管我设计再的精妙,投入的精力再多,也很难让面试官的视线多驻足一秒。虽然不是说就要弃坑,但是至少,不能再将主要精力放在这个上面了。

其实这个问题我很早就意识到了,早在一年前。当你写的东西难以再为你带来提升,那么如果再投入大量的精力,那么终将会破产。幸运的是,我上面提到的框架项目虽说总能时不时的驱使我继续学习到更多新知识,但是这些东西难以与我直接的就业产生帮助。如果将一个人能用来直接进行就业的成就(例如工作经历、大众级产品与企业级应用)比作资本,那么我大概就要破产了。

怎么办呢?这时候,我想起了我之前用来记录加班时间的行为。脑子很敷衍的为我思考了一下,替我得出一个结论:利用这个主题,做一个独立的项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