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标签傻傻分不清楚

1,047 阅读4分钟

概述

数仓建设中,指标和标签是可以直接体现数仓价值的两种形态。理解指标和标签的含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对数仓建设有强的指导性意义。本文参考《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对指标和标签的解读,结合自身的理解,从定义、特征、构成、分类、价值、生产过程、应用场景、维护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

定义

从百度百科上对指标的定义来看,指标其实就是将业务通过可量化、可拆解、可量化的形式进行描述。例如房屋成交率就是一个指标,用来衡量中介公司的业务员或整个公司的一个业绩情况。

标签通常在画像应用场景中出现,很形象的描述就是给人打标签,比如有些同学看到我的微信名称lcp就联想到lsp。那么给我的一个标签就有可能是lsp了。。。

特征

通常指标对业务的描述是成体系的、全面的、而且是刻板严谨的。

标签是对指标进行深度加工的成果,会倾向于生活化,更容易让人理解。

构成

指标是由名称和值两部分构成。指标值一般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类型。例如KPI考核,好坏学生等不能直接通过度量值来描述的一般都是定性指标(当然,好坏学生也可以是对学生的一个标签);对于定性指标,一般会拆解成定量指标从侧面进行统计。

对于标签的构成,通常是由文字或者符合来描述,一般是不可量化的。

分类

对于指标的分类,可以从很多角度来划分,如常见的计算方式分为原子、衍生、组合指标;根据变化频率分为静态和动态指标等。

对于标签的划分,通常从复杂程度如基础标签、规则标签、模型标签;分级标签:一级标签、二级标签等。

价值

通常对于指标的价值评估,一般会从“准不准”,覆盖“全面不全面”角度来衡量;也可以划分为关键指标和一般指标,或者是高价值指标和低价值指标;

而对于标签的话,一般都是直接用“像不像”来评估,比如系统打标签给某人打上了好人的标签,但他看起来并不像好人。。。

生产过程

对于指标的生产,其实是一种拆解思维,例如我们统计交易域的一些指标,那么就可以拆分出支付金额、支付成功/失败、退款等很多量化指标。在指标的生产中,需要考虑如何保证指标的一致性。

对于标签的生产,其实是一种聚合思维,就是把各种指标整合到一起,得到一个大概的描述。还是以好坏人为例子,那么好与坏的定义界限其实是不清晰的,这里只能根据具体某些指标(如学历、工作、收入、有无前科等)综合来评估该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应用场景

对于指标的应用场景,常见的就是公司运营,如报表,主要用来做监测分析。指标是以业务为导向的,需要提前做好规划。

对于标签的应用场景,更多的是画像应用,通过对实体的标注、刻画、特征提取和分类来划分群体。标签是以应用场景为导向的,跟随业务需求变动

维护管理

对于指标的管理,这里涉及到指标体系的建设(大致分为做指标、管指标、控指标),如指标定义、分类、权限;

对于标签的管理维护,主要涉及到标签定义、开发上线、价值评估、改标签、下线,是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的。大致就分为打标签、贴标签、用标签、改标签。

总结

以上几个方面对指标和标签的区别做了些概括。总之,标签源于指标,却高于指标;指标更理性,标签更感性;标签比指标更有趣、更形象化、人格化,更有画面感,但指标比标签更讲求精确性、合理性、全面性和体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