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世祖之时,与和士开所亲,出入卧内,无复期度,遂得幸与胡后。世祖去世以后,齐国国主以士开受雇托,非常信任并重用他,和士开因此威权日胜,与搂定远、录尚书事赵彦深、侍中·尚书左仆射元文盛、开府仪同三司唐扈等八人共用主政,当时称之为八虎。
太尉赵郡王、大司马、王延宗与娄定远、元文遥向齐主告状请求将和士开外放为官。正值胡太后请朝贵在前殿喝酒,太尉当着胡太后的面举报和士开的罪状。太后很生气说:为什么先帝在在世的时候你们不像先帝举报呢?现在是不是欺负我们孤儿寡?情势一度变得很紧张,最后左丞相使胡长灿假装胡太后传话说:先帝还没下葬,你们逼迫太后过于紧凑,请大王想想再说吧。太尉等人谢罪而去。
齐主和胡太后召见和士开并询问对策。和士开回答说:先帝在群臣之中对我最为恩厚。陛下现在刚开始接触政事,大臣们都在觊觎。今天我如果外放为官,就是在翦除陛下的羽翼。应该对太尉说:文摇与我都被先帝任用,怎么能一去一留呢?都应该外放为官。等待先帝下葬之后,然后派遣出去。太尉以为我真的要出去,内心必然高兴。
等待齐世祖下葬之后,太尉督促和士开上路去伤人,太后打算留和士开过百日,太尉不允许。数日之内,连续上书。和士开带着美女和一筐珠宝拜见娄定远,向娄定远谢罪说:诸位超贵准备杀士开,是大王救了我的命,并让我做了一地主官,今天是来辞别的,向大王奉献2名美女和一筐珠宝。娄定远十分高兴说:还想回朝吗?和士开回答说:在宫内久久不能自安,今外放为官,是我本来的志向,不想再回了,但是请求大王保护,能够在大州刺史的位置上呆久一点。娄定远相信了这番言论,送和士开到门口时,和士开说:现如今要远出为刺史,想进宫辞别皇帝与太后。娄定远答应了。
娄定远进宫之后写了一份诏书:任命和士开为青州刺史,并且责备太尉的不成之罪。第二天太尉准备入宫进谏,结果被刘桃枝杀了。齐帝重新任命和士开为侍中·尚书左仆射。
从此次事件的过程能看出,太尉等人打算将和士开外放,和士开让太后欺骗太尉说:还有个元文摇是跟他一起被先帝任用的,现在怎么能一个留一个放呢?让太尉误以为太后被逼无奈,但是要捞一个垫背的。太尉觉得,元文摇也不是好货也就同意了。一起向齐主举报的人有四个,元文摇是其中一个,并且与和士开同为八贵,应该与和士开产生了利益冲突。结果和士开用这种方式除掉了元文遥。
接下来,带着美女和珠宝拜访娄定远,娄定远试探他是不是还想入朝,和士开欺骗他说我本来也不想呆在朝内,外放为官是我本来的志愿。在娄定远送他出门的时候他说:即将远行,想进宫辞别二宫。娄定远答应了他,结果和士开在进宫之后就想皇帝哭诉说:观外官所谓,是准备架空你啊。于是和士开除了一份诏书:外放和士开为青州刺史,同事指责太尉有不臣之心。和士开知道自己进宫的事情太尉不可能不知道,如果仅仅在诏书中指责他有不臣之心,恐怕会引起他的猜疑会导致和太尉在明面上的决裂。因此在诏书中还加入了对自己外放的任命。向太尉表明,和士开走了,但是你的心思不纯。太尉想入宫证明自己,应该是觉的和士开已经要外出了,只不过是在外放之时胡乱攀咬,反正已经外放了,太后和皇帝只不过被他蛊惑了而已,只要当面说清楚就可以了。不过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就是太尉在准备进宫的时候有人告诉他宫内可能会发生事情。太尉觉得:和士开已经被外放,并且自己并没有不臣之心,觉得不太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样四个告发的人中,两个主力就被铲除了,剩余两个不属于八贵之中,不具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