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软件的质量模型(了解)
1.1
软件质量:就是软件明确的和隐含的需求保值一致的程度
ISO9126标准
-
功能性 | 检查业务功能是否满足需求
-
可靠性 | 容错能力(恢复时间,恢复能力)
-
易用性 | 看得懂,会使用
-
效率性 | 性能(响应时间、消耗的资源,如CPU,内存)
-
维护性 | 为后续功能的开发和维护提供便利
-
移植性 | 软件需要在不同的软件环境下和硬件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
-
信息安全性 | 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或者存储过程中的安全程度
1.2软件的质量分类
2.0 软件的测试用例
2.1 软件的测试用例概念
一个为了特定的目的(检验开发的代码实现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而设计的文档,文档的形式可以是excel,xmind等 Test Case
2.2 模板(重点)
模块:
测试用例所属的模块
优先级:
作用:
体现了测试用例执行的先后顺序
分类:高 中 低
p0:一般是保证软件中最重要,最主要的功能,保证最基本的流程能够正常运行
p1:次要功能,小功能
p2:UI,边界和错误设置
p3:错误信息较为复杂的场景,不常用的场景
用例标题:
唯一性
见名知意
预置条件:
前提条件
测试步骤:
要求:尽可能详细
测试数据:
根据要求填写
预期结果:
根据数据和步骤,预期的结果
测试结果:
pass:通过
fail:失败
block:由于存在bug,不能继续执行填写
na:由于环境或者资源缺失导致不能执行
测试版本号:
当前测试任务所用的软件版本号
测试人员:
测试的人员名称
备注:
fail:用例问题和对应的bugID需要填写
block/na:需要在备注中填写原因
2.3测试用例的作用
- 便于理清测试思路,确保需要覆盖测试的功能点无缺失
- 便于估计测试的工作量
- 便于提前准备测试数据
- 便于把控测试的工作进度
- 便于回归测试
- 便于测试工作的组织,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的交接成本
3.0 等价类划分法
3.1案例一 QQ账号
6-10位自然数
3.2定义
在所有的测试中,找到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数据子集
3.3分类
有效等价类:满足条件的数据子集
无效等价类:不满足需求的数据子集
3.4设计测试用例步骤
3.4.1需求分析
3.4.2划分等价类
有效
无效 规则、长度、类型、是否为空值、是否有重复值
3.4.3设计测试用例
3.5 案例2 邮箱登陆
3.6使用场景
具有典型的输入框的业务场景(例:邮箱注册、用户注册等)
4.0 边界值分析法(重要)
是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
4.1边界范围的确定
选取正好等于或者刚好大于,或者正好小于边界值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4.2 图例
上点:边界上的点
内点:区间范围内的点
离点:距离上点最近的点(刚好大于,正好小于)
4.3 边界值设计用例的步骤
- 明确需求
- 确定有效类与无效类
- 确定边界值范围
- 提取数据,编写测试用例
4.4 7位====》5位
内点:必选,尽量选择中检范围内的
上点:必选
离点:根据开闭的情况进行选择
4.5 步骤
- 需求分析
- 划分等价类
- 确定边界(上点、内点、离点)
- 设计测试用例
4.6使用场景
存在边界
例如9-20
至少有10位
大于等于
小于等于
等
5.0判定表 (重要)
5.1 定义
一种以表格形式表达的多条件逻辑判断工具
存在多个输入条件,多个输出结果,输入和输出之间存在组合关系
输入条件和输出条件之间存在依赖关系
5.2组成部分
- 条件桩:列出当前问题中所有的条件,没有次序的影响(例如:电量状态,绿码状态)
- 动作桩:列出当前问题中所有的可能性操作,没有次序的影响(例如:进地铁,不进地铁)
- 条件项:列出条件对应的取值,所有可能性的真假值(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 动作项:列出条件项的各种取值条件下,对应采取的动作结果,基于各个条件的组合得到确定的结果
5.2.1条件项的表达形式
-
字符表达
有效等价类 真/Y
无效等价类 假/N
-
数字表达
有效等价类 真/1
无效等价类 假/0
5.3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 明确条件桩(找到所有的输入条件)
- 明确动作桩(找到所有的输出结果)
- 对所有的条件桩进行全组合
- 明确每一个组合对应的动作桩
- 设计测试用例,每一条数据对应了一个测试用例
5.4使用条件
多条件组合
6.0 因果图
6.1展示图
6.2基本符号
- V 或 只要一个条件成立就可以
- ^ 与 多个条件同时成立
- ~ 非 条件成立则结果不成立,条件不成立则结果成立
- — 恒成立 条件成立,结果成立
6.3 步骤
- 需求分析
- 画出因果图
- 讲因果图转换为判定表
- 生成对应的测试用例
7.0 正交法
7.1 定义
用最小的测试用例获得最大的测试覆盖率
7.2 基本定义
- 因素:条件桩,代表输入的参数条件,例如电量、绿码
- 水平:输入参数的取值充足,无就是电量的水平
7.3使用步骤
- 需求分析
- 确定因素和水平
- 确定正交表
- 根据正交表进行测试用例的书写,一条数据就是一条测试用例
8.0 场景法
画流程图
8.1 定义
场景法,即流程图法,使用流程图来描述用户的使用场景,然后通过流程图路径来设计测试用例
8.2 案例 点外卖
8.3 使用的测试阶段
- 集成测试
- 系统测试
- 验收测试
8.4 使用步骤
- 需求分析
- 绘制流程图
- 根据流程图的每一条路径进行设计测试用例
9.0 错误推测法
9.1 定义
根据经验和智慧进行分析,推测出程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9.2 使用场景
同类型产品、任务紧
10.0 测试用例方法总结
- 具有输入功能,但是功能之间没有组合关系,等价类
- 输入具有边界,例如长度,边界值
- 具有多输入,多输出,输入和输出之间具有组合关系,判定表、因果图
- 用最小的测试用例覆盖率最高时,正交表
- 多个功能之间的组合测试,场景法
- 错误推测法做进一步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