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坐多了是能发现很多规律的。
最近我坐高铁上班,需要在北京南站换乘地铁4号线。早高峰的时候在北京南站4号线是会有空车来的,因为北京南站早上坐车的人还是很多的。每次排队等地铁的时候最喜欢等空车过来,因为空车代表了能舒服地坐一路,空车就成了通勤族的必争之地。这也就导致了排队的时候,队伍前面的人一看到空车来了立马小碎步快速调整往屏蔽门上靠,我都怀疑他们是不是刚军训的大学生突然听到教官喊向右看齐。一个个人神色紧张,嘴唇发紫,手机也不玩了,耳机也摘下了,背的包包都要放到胸前以便快速占座使用。
等到广播说下一班是驶往安河桥北的空车时,人群中的紧张气氛立马就起来了。在列车驶来到停稳的20秒钟的时间段,每个人都表情严肃,肃杀的气氛弥漫在整个地铁站。穿了跑步鞋的运动小哥脸上写满自信,拿着手提袋的白领神色紧张,只有我暗暗地看着这奇妙的景象。等地铁来了门一打开的时候更是有意思,一帮人哗地一下全往车厢里冲。从动作的熟练度看来,每个人脑子里都提前预想了自己要往哪个座位冲。但是似乎有几个人事先没考虑到自己预想的座位被占了该怎么处理,当发现自己脑子里预定的座位被占了,他们就犹豫一下往旁边看,结果后来的人把旁边的座位也给占了。再往旁边看发现已经没位了。于是他们就杵着不动了,像是打了一场败仗的王,滑铁卢镇的拿破仑都没这么丧。
此时慢慢悠悠跟在后面的我安心地坐到了这个人身后的座位上,为什么我的座位没被抢呢?因为我发现了一个人人都知道的规律。空车厢上人的时候,最前面的人一定会去坐最靠边的座位,其次是中间的位置,然后没得选的人坐左右为男的座位(见下图)。这种抢座的顺序完美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可见人作为一个高级的智慧生命在没有经过思考的时候根本逃不过物理规律的限制。而打破物理规律限制只需要一点简单的思考。
根据上面的想法我得出的决策是,如果你发现你排队不是很靠前的话,比如前面有6-10人,这时候最好的决策是直接去坐非热门座位。想到这里我都想给我自己点个大大的赞👍🏻 ,然而我还发现了另一个生活小经验......
那就是不要在地铁上写文章,我就因为写这篇文章坐过站了。不说了,下车往回坐两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