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记录,有她就够了!

941 阅读6分钟

图怪兽_d037ce676a042e6753deae0a5ec64659_62697.jpg

前言: 工作生活中,我们总会离不开的“动作” 就是:规划 + 记录, 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将我们下一个周期想要完成的事情做一个时间维度的拆分,并提前计划好相关事项。而记录则是可以帮我们收录碎片化接收的信息或者临时的idea~,再通过文字或图片的形式存起来。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接触的信息量很大而且大部分信息是琐碎的,甚至随着信息分类多,还需要给信息打个tag标签。而此时我们会有选择性的选择我们想记录的信息,那有没有工具能够更好的记录?

1.记录

1.1 为什么需要记录?

从实际出发,树酱记录的原因主要分为两个:

  • 💡 想法迭代

假设在某个场合,我们脑袋duang的一下萌生一个想法A,而这个想法可能不是很成熟、还不具备当下实施的水平,需继续“优化和想法迭代”,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记录📝 ,一方面也是响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防止信息过多造成遗漏。另一方面,当我们有想法B的时候,我们可以有对照物,不同想法之间会产生碰撞,有点像我们做互联网产品迭代一样。唯有不断迭代,想法才可以逐步成熟。同时也进一步刷新我们原有的认知体系

  • ✏️ 写作素材

当我们要开始输出一篇文章,文章的内容并不是短时间内汇聚而成的,而是有个记录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写作之前需要有记录。

再举个例子,当下low code 低代码下萌生了很多可视化搭建平台,假设我们要创建一个数据大屏,那是不是前提需要有物料市场的支撑,在白画布的基础上才能够创造出东西,同理写作写也是一样

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有的童鞋觉得收藏即学会,结果就是收藏集里 📦 存了大量的“优质文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很难会转过头去复盘收藏集的东西,导致最后收藏这个动作成了我们假装努力的幌子

image.png

1.2 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数据库

记录这件事离不开工具的支持,好的工具可以让我们促使讲记录变成一个习惯,甚至会上瘾!

我曾经用过的记录工具很多,相信下面这些大部分童鞋也曾用过👇

  • 本地:macbook 自带的备忘录、sublime等
  • 云笔记: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语雀等
  • 主打协作:石墨文档、腾讯文档等

上面介绍的工具大部分都是大同小异,大部分时候我记录的只是一个很简短的想法💡,很少情况时一个完整的文档,更多是一个琐碎的信息,而当我创建一个文本的时候就感觉我是要开始要输出大篇幅文章的错觉而不是记录,甚至会让我内心感到我写的内容太过“少”,会感到莫名的压力。

直到我在去年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遇上她,我 ❤️ 了

她就是 flomo ,是她让我改变了

image.png

flomo 吸引我的地方主要有几点:

  • 类似发twitter的输入框: 促使我把记录这件事变成毫无压力的事情,有种类似一种社交动作
  • feed 流的记录展示:就像我在刷微信的朋友圈一样畅通无阻
  • 支持微信输入记录:当我有想法要记录的时候,我并不需要打开app或者web,只要像聊天的方式,告诉像对话框的那个她发送我要记录的信息即可
  • 类似github中commit记录时间筛选的每日回顾:方便我复盘

image.png

或许因为小众,而且付费用户我觉得短期不会很多,所以有人质疑当下的商业模式是否能够支撑flomo的后续发展,会不会用着用着就停止维护,当然这也是风险,但是我始终觉得好的产品是需要信任和支持的

最后附上:官网链接 🔗

2.规划

我对规划的理解,一般具备一个周期(周、月、年)以及一个属性,诸如:学习、工作、健身、理财等方面的规划,

好的工具也可以让规划变化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今日推荐的是wolai

image.png

wolai可以说是借鉴了notion,虽然被冠为:“高仿A货”的头衔。但是在本土化方面确实,对中文环境使用更加友好

虽然官方的定义是:云端协作平台,但是对于我这种个人用户而言,用来做规划管理工具也是真香,特别是模版市场丰富,众多预设好的模版满足了大部分场景,而且丰富的emoji 😊 元素使得界面年轻化,特别适合外贸协会的童鞋(完全吊打国内其他平台)

还有一个我觉得比较好用的特征就是双向链接, 就好比vue-router一样,你可以在任意的页面跳转到内部的其他页面,使得笔记之间可以建立联系,而不会把一些“古董"笔记遗忘在角落里,可以把新知识与知识串起来,实现了知识体系的搭建

总结下我不得不推荐的特征:👇

  • 支持块布局:可以随意拖动布局,就好像你在搭自己专属网站一般(个性化很强)
  • 强大的模板中心: 支持100多种模版,虽然有点花里胡哨,但是真的很漂亮!
  • 双向链接

image.png

最后附上:官网链接 🔗

3 最后

并不是每个工具都适用于每个人,这也取决于我们用户习惯。诸如部分童鞋可能喜欢简单易用,比如系统自带的备忘录。我想说的是,工具本身只是更好的去“协助”我们去完成规划或者记录

往期热门文章📖:

你好,我是🌲 树酱,请你喝杯🍵 记得三连哦~

1.阅读完记得点个赞哦,有👍 有动力

2.关注公众号前端那些趣事,陪你聊聊前端的趣事

3.文章收录在Github frontendThings 感谢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