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的诞生

123 阅读3分钟

JavaScript

JavaScript(通常缩写为JS)是一种高级的、解释型编程语言。 以上内容源自维基百科

JavaScript的历史

肇始于网景

  • 1993年,国家超级电脑应用中心(NCSA)发表了NCSA Mosaic,这是最早流行的图形接口网页浏览器,它在万维网的普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微软采纳

  • 微软公司于1995年首次推出Internet Explorer,从而引发了与Netscape的浏览器大战。

标准化

  • 1996年11月,网景正式向ECMA(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提交语言标准。 以上内容源自维基百科

JavaScript 诞生记

1995年4月,布兰登·艾克(英语:Brendan Eich)任职于网景期间,为网景浏览器开发出JavaScript,之后成为网页浏览器领域应用最广泛的脚本语言。

JavaScript 的10个设计缺陷

1.不适合开发大型程序

Javascript没有名称空间(namespace),很难模块化;没有如何将代码分布在多个文件的规范;允许同名函数的重复定义,后面的定义可以覆盖前面的定义,很不利于模块化加载。 2.非常小的标准库 Javascript提供的标准函数库非常小,只能完成一些基本操作,很多功能都不具备。 3. null和undefined

null属于对象(object)的一种,意思是该对象为空;undefined则是一种数据类型,表示未定义。 两者非常容易混淆,但是含义完全不同。

4. 全局变量难以控制

Javascript的全局变量,在所有模块中都是可见的;任何一个函数内部都可以生成全局变量,这大大加剧了程序的复杂性。 5. 自动插入行尾分号 Javascript的所有语句,都必须以分号结尾。但是,如果你忘记加分号,解释器并不报错,而是为你自动加上分号。有时候,这会导致一些难以发现的错误。 6. 加号运算符 +号作为运算符,有两个含义,可以表示数字与数字的和,也可以表示字符与字符的连接。 如果一个操作项是字符,另一个操作项是数字,则数字自动转化为字符。这样的设计,不必要地加剧了运算的复杂性,完全可以另行设置一个字符连接的运算符。 7. NaN NaN是一种数字,表示超出了解释器的极限。与其设计NaN,不如解释器直接报错,反而有利于简化程序。 8. 数组和对象的区分 由于Javascript的数组也属于对象(object),所以要区分一个对象到底是不是数组,相当麻烦。 9. == 和 === ==用来判断两个值是否相等。当两个值类型不同时,会发生自动转换,得到的结果非常不符合直觉。 10. 基本类型的包装对象 Javascript有三种基本数据类型:字符串、数字和布尔值。它们都有相应的建构函数,可以生成字符串对象、数字对象和布尔值对象。与基本数据类型对应的对象类型,作用很小,造成的混淆却很大。 以上引自Javascript的10个设计缺陷 -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