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算法】宝,今天练算法了吗?|Python 主题月

384 阅读4分钟

本文正在参加「Python主题月」,详情查看 活动链接

排序三人组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英语: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遍历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冒泡排序算法的运作如下: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升序),就交换他们两个。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步做完后,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冒泡排序的分析

交换过程图示(第一次):

bubblesort.png

冒泡排序的演示

1391679-20180618163321525-1936669878.gif

冒泡排序代码实现

def bubble_sort1(li):
    """冒泡排序"""
    n = len(li) 
    # 外层循环控制趟数
    for j in range(n-1):
        exchange = False
        # 内层循环为当前i趟数,所需要比较的次数
        for i in range(0, n-1-j):
            # 9-1-0 = 8 i = 0
            if li[i] > li[i + 1]:
                li[i], li[i + 1] = li[i + 1], li[i]
                exchange = True
        # 每一趟的变化
        print(li)
        if not exchange:
            return 

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选择排序的主要优点与数据移动有关。如果某个元素位于正确的最终位置上,则它不会被移动。选择排序每次交换一对元素,它们当中至少有一个将被移到其最终位置上,因此对n个元素的表进行排序总共进行至多n-1次交换。在所有的完全依靠交换去移动元素的排序方法中,选择排序属于非常好的一种。

选择排序分析

selectionsort.bmp

选择排序演示

Selection-Sort-Animation.gif

红色表示当前最小值,黄色表示已排序序列,蓝色表示当前位置。

简单版选择排序

def select_sort_simple(li):
    li_new = []
    for i in range(len(li)):
        min_val = min(li)       
        li_new.append(min_val)
        li.remove(min_val)     
    
    return li_new
    
li = [54, 26, 93, 17, 77, 31, 44, 55, 20]
print(select_sort_simple(li))

缺点:重新生成了一个列表,占用更多的内存

优化后的选择排序

def select_sort(li):
    """选择排序"""
    n = len(li)
    # 需要进行n-1次选择操作
    for i in range(n-1): # 0-8
        # 记录最小位置
        min_index = i       # i = 0
        # 从min_index位置到末尾选择出最小数据
        for j in range(min_index, n):   # j = 0-8

            if li[j] < li[min_index]:   
                min_index = j          
        # 循环结束,根据找到的min_index交换值
        li[i], li[min_index] = li[min_index], li[i]
        # 查看每次选择的结果
        print(li)

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英语:Inser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构建有序序列,对于未排序数据,在已排序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找到相应位置并插入。插入排序在实现上,在从后向前扫描过程中,需要反复把已排序元素逐步向后挪位,为最新元素提供插入空间。

首先,我们将数组中的数据分为两个区间,已排序区间和未排序区间。初始已排序区间只有一个元素,就是数组的第一个元素。插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取未排序区间中的元素,在已排序区间中找到合适的插入位置将其插入,并保证已排序区间数据一直有序。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未排序区间中元素为空,算法结束。

拿抓牌来举例: 初始时手里(有序区)只有一张牌,每次(从无序区)摸一张牌,插入到手里已有牌的正确位置

image.png

插入排序演示

Insertion-sort-example.gif

插入排序代码实现

def insert_sort(li):
    # 从第二个位置,即下标为1的元素开始向前插入
    for i in range(1, len(li)): # 1-8
        # 从第i个元素开始向前比较,如果小于前一个元素,交换位置
        for j in range(i, 0, -1):       # 1         2 1 0
            if li[j] < li[j - 1]:       # 26 < 54
                li[j], li[j - 1] = li[j - 1], li[j]
        
        print(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