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架构』软件架构-dubbo协议底层原理与实现

703 阅读3分钟

相信通过上三次的文章,基本都了解了dubbo的一些套路,分布式如何做,注册中心,admin怎么玩的。其实对dubbo没有这么深入了解的老铁,也很多会使用dubbo。但是我们仅仅做到使用就完了吗?其实并不是的。我们角度仅仅不能满足使用,深层的意义就是满足底层远离和实现机制。

####(一)RPC协议与使用场景

在一个典型RPC的使用场景中,包含了服务发现、负载、容错、网络传输、序列化等组件,其中RPC协议就指明了程序如何进行网络传输和序列化 。也就是说一个RPC协议的实现就等于一个非透明的RPC调用,如何做到的的呢?

红色部分经过了一个线程池,RPC拿到数据后不能直接调用server的方法,必须要经过一个线程池。RPC协议服务端在进行反序列化,协议解码,网络传输,进行IO操作。如果IO线程去执行业务方法,业务方法本身需要做很多的操作,server的方法性能就非常的慢,导致RPC协议的IO线程,会被业务执行的逻辑堵塞,导致大量的客户端堵塞,最后链接挂了。

  • 协议的基本组成

1.地址:服务提供者地址 2.端口:协议指定开放的端口 3.运行服务:

  • netty
  • mina
  • RMI 服务
  • servlet 容器(jetty、Tomcat、Jboss)

4.报文编码:协议报文编码

  • http 报文编码
  • Dubbo 报文编码

5.序列化方式:

  • Hessian2Serialization

  • DubboSerialization

  • JavaSerialization

  • JsonSerialization

####(二)协议报文编码

  • http协议

  • dubbo协议

协议的编解码过程

Dubbo 协议编解码实现过程 (源码来源于dubbo2.5.8 )

1.DubboCodec.encodeRequestData() 116L // 编码request 2.DecodeableRpcInvocation.decode() 89L // 解码request 3.DubboCodec.encodeResponseData() 184L // 编码response 4.DecodeableRpcResult.decode() 73L // 解码response

(三)Dubbo中所支持RPC协议使用

dubbo 支持的RPC协议列表

关于RMI不支持防火墙穿透的补充说明: 原因在于RMI 底层实现中会有两个端口,一个是固定的用于服务发现的注册端口,另外会生成一个随机端口用于网络传输。这个随机端口就不能在防火墙中提前设置开放开。所以存在防火墙穿透问题 。

(五)协议的使用与配置

Dubbo框架为了更灵活扩展,其支持多种协议,用户只需要在 provider 应用中 配置即可dubbo:protocol 元素即可。

<!--

name: 协议名称 dubbo|rmi|hessian|http|

host:本机IP可不填,则系统自动获取

port:端口、填-1表示系统自动选择

server:运行服务 mina|netty|grizzy|servlet|jetty

serialization:序列化方式 dubbo|hessian2|java|compactedjava|fastjson

[详细配置参见dubbo 官网 dubbo.io](http://dubbo.io/books/dubbo-user-book/references/xml/dubbo-protocol.html)

-->

<dubbo:protocol name="dubbo" host="192.168.0.11" port="20880" server="netty"

serialization=“hessian2” charset=“UTF-8” />

  • 演示采用其它协议来配置Dubbo

dubbo 协议采用 json 进行序列化 (源码参见:com.alibaba.dubbo.rpc.protocol.dubbo.DubboProtocol) 采用RMI协议 (源码参见:com.alibaba.dubbo.rpc.protocol.rmi.RmiProtocol) 采用Http协议 (源码参见:com.alibaba.dubbo.rpc.protocol.http.HttpProtocol.InternalHandler) 采用Heason协议 (源码参见:com.alibaba.dubbo.rpc.protocol.hessian.HessianProtocol.HessianHandler)

PS:dubbo很多协议都封装好了,直接xml已配置就ok了,其实并不复杂,对于底层实现其实就是RPC通信,就是socket没啥特别的。建议读下源码,debug跟踪下效果体会的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