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开发中的基本概念

183 阅读2分钟

1.接口

前端工作中最长听到的,就是接口。接口是前端业务后端数据交互的过程,所有业务的落地最终都要经过接口落地到后端的存储介质中。

接口还有一个英文名字API(Application Program、Interface)

接口返回的数据有JSON,XML等集中格式。就前端来说,普通还是JSON格式(XML格式实际开发场景中遇到的比较少)

2.JSON

JSON是当前前后端对接中最常使用的一种类型。JSON数据比较直观,在浏览器端也比较方便解析。

针对于接口数据对接,经常提到的几个名词是:对象,格式化,数组,KEY和值

比如用户接口返回的JSON数据为:

{
    userName:'Aliya',
    products:['Book1','Book2']
}

那么上述的JSON数据就称为一个JSON对象,该对象中存在一个userName的key,它的值为:Aliya,products则为一个数据对象,代表一个数据的列表。

3.前后端分离

前后端分离是在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分法。各个的职责也不相同。总的来说(并非针对所有情况,有的公司岗位会分的非常细致,也会有相互交叉,此处之说基本情况)。

前端的工作主要是完成业务HTML页面的开发,页面的API对接。HTML页面开发,又包含:CSS动画,页面布局,页面组件交互效果,组件间业务逻辑的处理过程((比如根据业务进行按钮的隐藏,页面的跳转,路由的设置等等)。页面API对接就是将业务逻辑数据API返回的数据,经过处理展现在页面上。)

后端的工作主要包括接口的开发,业务逻辑的梳理,与前端API对接沟通,确定接口的含义,确定接口每个字段的含义,明确业务逻辑关系,保障数据准确的进入数据库,保证接口的稳定运行,保证异常状态的接口返回数据的正确处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