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JavaScript 的诞生

148 阅读6分钟

JavaScript的诞生

  • JS的诞生起源于网景公司要求给浏览器添加一个脚本功能,网景公司员工Brendan Eich,根据公司提出的“脚本语言必须看上去和Java足够相似”这项要求,用十天时间设计出JavaScript语言。

JavaScript的历史

浏览器大战

  • 1996年8月IE3发布,支持JScript(微软实现的JS)
  • 同年11月,网景反击,向ECMA提交语言标准,叫ECMAScript
  • 由于微软的IE浏览器捆绑进了Windows,导致网景公司的浏览器份额大幅下跌
  • 1998年,网景公司节节败退,临死之前网景公司将 FireFox 开源试图最后一搏,结果失败
  • 年底美国在线AOL宣布开始收购网景

IE如日中天

  • 2001年,IE6随着Windows XP一起发布,自此如日中天
  • 2004年,IE6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
  • 2010年,中国大部分浏览器还是IE6

Chrome的崛起

  • 由于IE6的巨大成功,微软开始懈怠,谷歌抓住了机会
  • 2004年,谷歌雇佣了一些Firefox和IE的开发者
  • 2008年,发布Chrome,迅速拿下市场1%的份额
  • 2016年,Chrome打败IE拿下全球份额62%

移动市场兴起

  • 2010年,Iphone4发布
  • 2011年,微软和Nokia合作,最终结果:Nokia手机业务玩完
  • 也就是说,手机上基本没有IE了
  • 2016年,淘宝天猫宣布不再支持IE6、IE7,同年年底宣布不再支持IE8
  • 从此,前端极速发展

JavaScript 的兴起

  • 2004年愚人节,谷歌发布Gmail在线网页,让用户和开发者眼前一亮
  • 2005年,Jesse将谷歌用到的技术命名为AJAX,从此,前端技术正式出现
  • 也就是说,手机上基本没有IE了
  • 2006年,JQuery发布,是目前最长寿的JS库(后来的十年里,JQuery大放异彩,直到IE不行了,JQuery才稍微没有那么火)

JavaScript爆发

  • Chrome 的 V8 引擎极大的提升了 JS 代码的运行效率。
  • 2009年,Ryan基于V8创建了Node.js
  • 2010年,Isaac基于Node.js写出了npm
  • 同年,TJ受Sinatra启发,发布了Express.js
  • 从此,前端工程师可以愉快的写后端应用了

ECMAScript标准的制定

  • 1997年6月,第一版ECMAScript发布。
  • 1999年12月,第三版发布,这个版本使用最广
  • 第四版,流产
  • 2009年12月,第五版发布,增加了一些功能
  • 2015年6月,第六版发布,新浏览器都支持这一版
  • 之后每年发布一般,版本号以年份命名
注:ECMAScript是纸上的标准,JS是浏览器的实现

JavaScript 的10个设计缺陷

  1. 不适合开发大型程序

Javascript没有名称空间(namespace),很难模块化;没有如何将代码分布在多个文件的规范;允许同名函数的重复定义,后面的定义可以覆盖前面的定义,很不利于模块化加载。

  1. 非常小的标准库

Javascript提供的标准函数库非常小,只能完成一些基本操作,很多功能都不具备。

  1. null和undefined

null属于对象(object)的一种,意思是该对象为空;undefined则是一种数据类型,表示未定义。

  typeof null; // object

  typeof undefined; // undefined

两者非常容易混淆,但是含义完全不同。

  var foo;

  alert(foo == null); // true

  alert(foo == undefined); // true

  alert(foo === null); // false

  alert(foo === undefined); // true

在编程实践中,null几乎没用,根本不应该设计它。

  1. 全局变量难以控制

Javascript的全局变量,在所有模块中都是可见的;任何一个函数内部都可以生成全局变量,这大大加剧了程序的复杂性。

  a = 1;

  (function(){

    b=2;

    alert(a);

  })(); // 1

  alert(b); //2
  1. 自动插入行尾分号

Javascript的所有语句,都必须以分号结尾。但是,如果你忘记加分号,解释器并不报错,而是为你自动加上分号。有时候,这会导致一些难以发现的错误。

比如,下面这个函数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返回值不是一个对象,而是undefined。

  function(){

    return
      {
        i=1
      };

  }

原因是解释器自动在return语句后面加上了分号。

  function(){

    return;
      {
        i=1
      };

  }
  1. 加号运算符

+号作为运算符,有两个含义,可以表示数字与数字的和,也可以表示字符与字符的连接。

  alert(1+10); // 11

  alert("1"+"10"); // 110

如果一个操作项是字符,另一个操作项是数字,则数字自动转化为字符。

  alert(1+"10"); // 110

  alert("10"+1); // 101

这样的设计,不必要地加剧了运算的复杂性,完全可以另行设置一个字符连接的运算符。

  1. NaN

NaN是一种数字,表示超出了解释器的极限。它有一些很奇怪的特性:

  NaN === NaN; //false

  NaN !== NaN; //true

  alert( 1 + NaN ); // NaN

与其设计NaN,不如解释器直接报错,反而有利于简化程序。

  1. 数组和对象的区分

由于Javascript的数组也属于对象(object),所以要区分一个对象到底是不是数组,相当麻烦。Douglas Crockford的代码是这样的:

  if ( arr &&
    typeof arr === 'object' &&
    typeof arr.length === 'number' &&
    !arr.propertyIsEnumerable('length')){

    alert("arr is an array");

  }
  1. == 和 ===

==用来判断两个值是否相等。当两个值类型不同时,会发生自动转换,得到的结果非常不符合直觉。

  "" == "0" // false

  0 == "" // true

  0 == "0" // true

  false == "false" // false

  false == "0" // true

  false == undefined // false

  false == null // false

  null == undefined // true

  " \t\r\n" == 0 // true

因此,推荐任何时候都使用"==="(精确判断)比较符。

  1. 基本类型的包装对象

Javascript有三种基本数据类型:字符串、数字和布尔值。它们都有相应的建构函数,可以生成字符串对象、数字对象和布尔值对象。

  new Boolean(false);

  new Number(1234);

  new String("Hello World");

与基本数据类型对应的对象类型,作用很小,造成的混淆却很大。

  alert( typeof 1234); // number

  alert( typeof new Number(1234)); // object

关于Javascript的更多怪异行为,请参见Javascript Gardenwtfjs.com

参考资料:

Javascript的10个设计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