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语句练习

267 阅读3分钟


A.简单查询

1、查询姓“马”的学生名单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姓名 LIKE '马%';
查询姓名最后一个字是“马”的学生名单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姓名 LIKE '%马';
查询姓名中包含“马”的学生名单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姓名 LIKE '%马%';

LIKE操作符和通配符搭配进行过滤匹配\color{red}{LIKE操作符和通配符搭配进行过滤匹配} %、_

2、查询姓“李”老师的个数
SELECT COUNT(教师姓名) FROM teacher WHERE 教师姓名 LIKE '李%';

COUNT()函数进行计数,返回符合指定条件的行数。\color{red}{COUNT() 函数进行计数,返回符合指定条件的行数。}
--COUNT(column_name) 函数返回指定列的值的数目(NULL 不计入);
--COUNT(*) 函数返回表中的记录数:


1、查询课程编号为“0002”的总成绩
SELECT SUM(成绩) FROM score WHERE 课程号='0002';

SUM()函数进行求和,返回符合指定条件的列值得和。\color{red}{SUM() 函数进行求和,返回符合指定条件的列值得和。}

2、查询选了课程的学生人数
(查询有多少人选了课程,select 学号,成绩表里学号有重复值需要去掉 from 从课程表查找score;)
SELECT COUNT(DISTINCT 学号) AS 学生人数 FROM score;

DISTINCT这个关键字来过滤掉多余的重复记录只保留一条\color{red}{DISTINCT这个关键字来过滤掉多余的重复记录只保留一条}


1、查询各科成绩最高和最低的分, 以如下的形式显示:课程号,最高分,最低分
SELECT 课程号,MAX(成绩) AS 最高分,MIN(成绩) AS 最低分 FROM score GROUP BY 课程号;

MAX()返回指定列中得最大值,MAX()要求指定列名\color{red}{MAX()返回指定列中得最大值,MAX()要求指定列名} MIN()功能与MAX()相反,返回指定列中得最小值,MAX()要求指定列名\color{red}{MIN()功能与MAX()相反,返回指定列中得最小值,MAX()要求指定列名}
GROUPBY\color{red}{GROUP BY}“By”指定的规则对数据进行分组,所谓的分组就是将一个“数据集”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域”,然后针对若干个“小区域”进行数据处理。 GROUPBY语句用来与聚合函数(suchasCOUNT,SUM,AVG,MIN,orMAX)\color{green}{GROUP BY语句用来与聚合函数(such as COUNT, SUM, AVG, MIN, or MAX)} 联合使用来得到一个或多个列的结果集\color{green}{联合使用来得到一个或多个列的结果集}

ORDERBY\color{red}{ORDER BY}用来对数据库的一组数据进行排序。
--desc:降序
--asc:升序

2、查询每门课程被选修的学生数

SELECT 课程号,COUNT(DISTINCT 学号) FROM score GROUP BY 课程号;

3、查询男生、女生人数

SELECT 性别,COUNT(*) AS 人数 FROM student GROUP BY 性别;

1、查询平均成绩大于60分学生的学号和平均成绩

SELECT 学号,AVG(成绩) FROM score GROUP BY 学号 HAVING AVG(成绩)>60;

AVG()返回所有列或者指定列中平均值\color{red}{AVG()返回所有列或者指定列中平均值}
HAVING语句通常与GROUPBY语句联合使用,\color{green}{HAVING语句通常与GROUP BY语句联合使用,}
用来过滤由GROUPBY语句返回的记录集,\color{green}{用来过滤由GROUP BY语句返回的记录集,} HAVING语句的存在弥补了WHERE关键字不能与聚合函数联合使用的不足。\color{green}{HAVING语句的存在弥补了WHERE关键字不能与聚合函数联合使用的不足。}

2、查询至少选修两门课程的学生学号

SELECT 学号,COUNT(课程号) AS 选修课程数目 FROM score GROUP BY 学号 HAVING COUNT(课程号)>=2;

3、查询同名同姓学生名单并统计同名人数

(条件:怎么算姓名相同?按姓名分组后人数大于等于2,即同名的人数大于等于2)
SELECT 姓名,COUNT(*) AS 人数 FROM student GROUP BY 姓名 HAVING COUNT(*)>=2;

4、查询不及格的课程并按课程号从大到小排列

SELECT 课程号 FROM score WHERE 成绩<60 ORDER BY 课程号 DESC; DESC就是用于查询出结果时候对结果进行排序,是降序排序,而ASC就是升序。要用与ORDERBY一起用\color{red}{DESC就是用于查询出结果时候对结果进行排序,是降序排序,而ASC就是升序。要用与ORDER BY一起用}

5、查询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结果按平均成绩升序排序,平均成绩相同时,按课程号降序排列

SELECT 课程号,AVG(成绩) AS 平均成绩 FROM score GROUP BY 课程号 ORDER BY 平均成绩,课程号 DESC;
不指定得话默认升序ASC
对查询结果排序:[按平均成绩升序排序:asc,平均成绩相同时,按课程号降序排列:desc];

6、检索课程编号为“0004”且分数小于60的学生学号,结果按按分数降序排列

SELECT 学号 FROM score WHERE 课程号='0004' AND 成绩<60 ORDER BY 成绩 DESC;

ANDOR运算符用于基于一个以上的条件对记录进行过滤。\color{red}{AND 和 OR 运算符用于基于一个以上的条件对记录进行过滤。}

7、统计每门课程的学生选修人数(超过2人的课程才统计)
要求输出课程号和选修人数,查询结果按人数降序排序,若人数相同,按课程号升序排序

SELECT 课程号,COUNT(学号) AS 选修人数 FROM score GROUP BY 课程号 HAVING 选修人数>2 ORDER BY 选修人数 DESC,课程号 ASC;

什么时候用GROUP BY?
你就记住当SELECT 后 既有 表结构本身的字段,又有需要使用聚合函数(COUNT(),SUM(),MAX(),MIN(),AVG()等)的字段,就要用到group by分组

8、查询两门以上不及格课程的同学的学号及其平均成绩

SELECT 学号,AVG(成绩) AS 平均成绩 FROM score WHERE 成绩<60 GROUP BY 学号 HAVING COUNT(课程号)>=2;

1、查询学生的总成绩并进行排名

SELECT 学号,SUM(成绩) AS 总成绩 FROM score GROUP BY 学号 ORDER BY 总成绩;

2、查询平均成绩大于60分的学生的学号和平均成绩

SELECT 学号,AVG(成绩) AS 平均成绩 FROM score GROUP BY 学号 HAVING 平均成绩>60; (使用别名)等价于\color{blue}{(使用别名)等价于 }
SELECT 学号,AVG(成绩) AS 平均成绩 FROM score GROUP BY 学号 HAVING AVG(成绩)>60;

3、(复杂查询)查询所有课程成绩小于60分学生的学号、姓名

【知识点】子查询
第1步,写子查询(所有课程成绩 < 60 的学生)
第2步,查询结果:学生学号,姓名,条件是前面1步查到的学号

SELECT 学号,姓名 FROM student WHERE 学号 IN (SELECT 学号 FROM score WHERE 成绩<60);

子查询:把一个查询的结果在另一个查询中使用就叫做子查询,一般与IN操作符,\color{red}{子查询:把一个查询的结果在另一个查询中使用就叫做子查询,一般与IN操作符,} 比较符有>>=<<=!=结合使用\color{red}{比较符有 >、>=、<、<=、!=结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