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面试
1.Java 基础
(1)== 和 equals 的区别是什么
- 对于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 == 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
1.基本类型:比较的是值是否相同;
2.引用类型:比较的是引用是否相同; - equals
equals 本质上就是 ==,只不过 String 和 Integer 等重写了 equals 方法,把它变成了值比较。 - 解释:String 重写了Object 的 equals 方法,把引用比较改成了值比较。equals本质上就是 ==,只不过 String 和 Integer 等重写了 equals 方法,把它变成了值比较。
String x = "string";
String y = "string";
String z = new String("string");
System.out.println(x==y); // true
System.out.println(x==z); // false
System.out.println(x.equals(y)); // true
System.out.println(x.equals(z)); // true
(2)String 类的常用方法都有那些?
indexOf():返回指定字符的索引。
charAt():返回指定索引处的字符。
replace():字符串替换。
trim():去除字符串两端空白。
split():分割字符串,返回一个分割后的字符串数组。
getBytes():返回字符串的 byte 类型数组。
length():返回字符串长度。
toLowerCase():将字符串转成小写字母。
toUpperCase():将字符串转成大写字符。
substring():截取字符串。
equals():字符串比较。
(3)java 中 IO 流
- 按类型来分:字节流和字符流。
字节流和字符流的区别是:字节流按 8 位传输以字节为单位输入输出数据,字符流按 16 位传输以字符为单位输入输出数据。
(4)HashMap 的实现原理
-
HashMap概述: HashMap是基于哈希表的Map接口的非同步实现。此实现提供所有可选的映射操作,并允许使用null值和null键。此类不保证映射的顺序,特别是它不保证该顺序恒久不变。
-
HashMap的数据结构: 在java编程语言中,最基本的结构就是两种,一个是数组,另外一个是模拟指针(引用),所有的数据结构都可以用这两个基本结构来构造的,HashMap也不例外。HashMap实际上是一个“链表散列”的数据结构,即数组和链表的结合体。
-
当我们往Hashmap中put元素时,首先根据key的重新计算hash值,根绝hash值得到这个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下标),如果该数组在该位置上已经存放了其他元素,那么在这个位置上的元素将以链表的形式存放,新加入的放在链头,最先加入的放入链尾.如果数组中该位置没有元素,就直接将该元素放到数组的该位置上。
-
需要注意Jdk 1.8中对HashMap的实现做了优化,当链表中的节点数据超过八个之后,该链表会转为红黑树来提高查询效率,从原来的O(n)到O(logn)
(5)Array 和 ArrayList 有何区别
- Array可以容纳基本类型和对象,而ArrayList只能容纳对象。
- Array是指定大小的,而ArrayList大小是固定的。
- Array没有提供ArrayList那么多功能,比如addAll、removeAll和iterator等。
(6)哪些集合类是线程安全的
- vector:就比arraylist多了个同步化机制(线程安全),因为效率较低,现在已经不太建议使用。在web应用中,特别是前台页面,往往效率(页面响应速度)是优先考虑的。
- statck:堆栈类,先进后出。
- hashtable:就比hashmap多了个线程安全。
- enumeration:枚举,相当于迭代器。
(7)JDK 和 JRE 有什么区别
JDK:Java Development Kit 的简称,java 开发工具包,提供了 java 的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
JR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的简称,java 运行环境,为 java 的运行提供了所需环境。
具体来说 JDK 其实包含了 JRE,同时还包含了编译 java 源码的编译器 javac,还包含了很多 java 程序调试和分析的工具。简单来说:如果你需要运行 java 程序,只需安装 JRE 就可以了,如果你需要编写 java 程序,需要安装 JDK。
2.线程和进程的区别
简而言之,进程是程序运行和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一个程序至少有一个进程,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进程在执行过程中拥有独立的内存单元,而多个线程共享内存资源,减少切换次数,从而效率更高。线程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是比程序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同一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
(1)synchronized 和 volatile 的区别是什么
volatile本质是在告诉jvm当前变量在寄存器(工作内存)中的值是不确定的,需要从主存中读取;
synchronized则是锁定当前变量,只有当前线程可以访问该变量,其他线程被阻塞住。
volatile仅能使用在变量级别;synchronized则可以使用在变量、方法、和类级别的。
volatile仅能实现变量的修改可见性,不能保证原子性;而synchronized则可以保证变量的修改可见性和原子性。
volatile不会造成线程的阻塞;synchronized可能会造成线程的阻塞。
volatile标记的变量不会被编译器优化;synchronized标记的变量可以被编译器优化。
3.反射
(1)Java反射机制主要提供了以下功能:
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对象所属的类。
在运行时构造任意一个类的对象。
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类所具有的成员变量和方法。
在运行时调用任意一个对象的方法。
(2)动态代理是什么?有哪些应用?
当想要给实现了某个接口的类中的方法,加一些额外的处理。比如说加日志,加事务等。可以给这个类创建一个代理,故名思议就是创建一个新的类,这个类不仅包含原来类方法的功能,而且还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了额外处理的新类。这个代理类并不是定义好的,是动态生成的。具有解耦意义,灵活,扩展性强。
动态代理的应用:
Spring的AOP
加事务
加权限
加日志
Java Web
(1)jsp 有哪些内置对象?作用分别是什么?
JSP有9个内置对象:
request:封装客户端的请求,其中包含来自GET或POST请求的参数;
response:封装服务器对客户端的响应;
pageContext:通过该对象可以获取其他对象;
session:封装用户会话的对象;
application:封装服务器运行环境的对象;
out:输出服务器响应的输出流对象;
config:Web应用的配置对象;
page:JSP页面本身(相当于Java程序中的this);
exception:封装页面抛出异常的对象。
(2)说一下 jsp 的 4 种作用域?
JSP中的四种作用域包括page、request、session和application,具体来说:
page代表与一个页面相关的对象和属性。
request代表与Web客户机发出的一个请求相关的对象和属性。一个请求可能跨越多个页面,涉及多个Web组件;需要在页面显示的临时数据可以置于此作用域。
session代表与某个用户与服务器建立的一次会话相关的对象和属性。跟某个用户相关的数据应该放在用户自己的session中。
application代表与整个Web应用程序相关的对象和属性,它实质上是跨越整个Web应用程序,包括多个页面、请求和会话的一个全局作用域。
(3)get 和 post 请求有哪些区别
GET在浏览器回退时是无害的,而POST会再次提交请求。
GET产生的URL地址可以被Bookmark,而POST不可以。
GET请求会被浏览器主动cache,而POST不会,除非手动设置。
GET请求只能进行url编码,而POST支持多种编码方式。
GET请求参数会被完整保留在浏览器历史记录里,而POST中的参数不会被保留。
GET请求在URL中传送的参数是有长度限制的,而POST么有对参数的数据类型,GET只接受ASCII字符,而POST没有限制。
GET比POST更不安全,因为参数直接暴露在URL上,所以不能用来传递敏感信息。
GET参数通过URL传递,POST放在Request body中。
(4)控制反转
Spring通过一种称作控制反转(IoC)的技术促进了松耦合。当应用了IoC,一个对象依赖的其它对象会通过被动的方式传递进来,而不是这个对象自己创建或者查找依赖对象。你可以认为IoC与JNDI相反——不是对象从容器中查找依赖,而是容器在对象初始化时不等对象请求就主动将依赖传递给它。
(5)面向切面
Spring提供了面向切面编程的丰富支持,允许通过分离应用的业务逻辑与系统级服务(例如审计(auditing)和事务(transaction)管理)进行内聚性的开发。应用对象只实现它们应该做的——完成业务逻辑——仅此而已。它们并不负责(甚至是意识)其它的系统级关注点,例如日志或事务支持。
- (6)说一下 spring mvc 运行流程
-
用户向服务器发送请求,请求被Spring 前端控制Servelt DispatcherServlet捕获;
-
DispatcherServlet对请求URL进行解析,得到请求资源标识符(URI)。然后根据该URI,调用HandlerMapping获得该Handler配置的所有相关的对象(包括Handler对象以及Handler对象对应的拦截器),最后以HandlerExecutionChain对象的形式返回;
-
DispatcherServlet 根据获得的Handler,选择一个合适的HandlerAdapter;(附注:如果成功获得HandlerAdapter后,此时将开始执行拦截器的preHandler(...)方法)
-
提取Request中的模型数据,填充Handler入参,开始执行Handler(Controller)。 在填充Handler的入参过程中,根据你的配置,Spring将帮你做一些额外的工作:
HttpMessageConveter: 将请求消息(如Json、xml等数据)转换成一个对象,将对象转换为指定的响应信息 数据转换:对请求消息进行数据转换。如String转换成Integer、Double等 数据根式化:对请求消息进行数据格式化。 如将字符串转换成格式化数字或格式化日期等 数据验证: 验证数据的有效性(长度、格式等),验证结果存储到BindingResult或Error中 5. Handler执行完成后,向DispatcherServlet 返回一个ModelAndView对象;
-
根据返回的ModelAndView,选择一个适合的ViewResolver(必须是已经注册到Spring容器中的ViewResolver)返回给DispatcherServlet ;
-
ViewResolver 结合Model和View,来渲染视图;
-
将渲染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 (7)spring mvc 有哪些组件 Spring MVC的核心组件:
DispatcherServlet:中央控制器,把请求给转发到具体的控制类
Controller:具体处理请求的控制器
HandlerMapping:映射处理器,负责映射中央处理器转发给controller时的映射策略
ModelAndView:服务层返回的数据和视图层的封装类
ViewResolver:视图解析器,解析具体的视图
Interceptors :拦截器,负责拦截我们定义的请求然后做处理工作
- (8)@RequestMapping 的作用是什么 RequestMapping是一个用来处理请求地址映射的注解,可用于类或方法上。用于类上,表示类中的所有响应请求的方法都是以该地址作为父路径。
RequestMapping注解有六个属性,下面我们把她分成三类进行说明。
value, method:
value:指定请求的实际地址,指定的地址可以是URI Template 模式(后面将会说明); method:指定请求的method类型, GET、POST、PUT、DELETE等; consumes,produces
consumes:指定处理请求的提交内容类型(Content-Type),例如application/json, text/html;
produces:指定返回的内容类型,仅当request请求头中的(Accept)类型中包含该指定类型才返回; params,headers
params: 指定request中必须包含某些参数值是,才让该方法处理。
headers:指定request中必须包含某些指定的header值,才能让该方法处理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