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在近几年中兴起,国内外都掀起了热潮,3D打印技术在蓬勃地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概念开始深入大学的课堂内外,互联网+和3D打印的碰撞,在校公选课上是什么样呢。
学习起始,我并没有感受到这门课有何互联网+的体现,日常上课内容大多为学习使用3D
打印机器,了解原理,实际操作,于是便有了许多如下的小产品。
怎么接触互联网+,并且参加大赛拿到奖项?其实机会都在身边,特别不能忽视冠以互联网+名号的课,就算仅仅是一门校公选,好好利用与把握,它也会给你带来更多。
领悟到这些都是在快结课的时候,结课内容需要提交研发、研制、推广、总结以及个人报告。转机在与小组成员共同设计完成果,并且就这么参加了最后一堂汇报课时。大学不愧是一个思维碰撞的天堂,不同小组的研发成果质量参差不齐,然而你也不得不感叹划水的你最后也只能划水,而认真参与的你最后肯定有所收获。课程负责老师直接向一组抛出了一起做互联网+的橄榄枝,直接自荐当他们小组的指导老师。他们做的是什么?如此让人眼前一亮?他们将传统文化年画与3D打印结合起来,定制个人的专属年画徽章。这么小这么小的一个想法,其实却是最好的创意,这难道不就是互联网+?抓住每一个小的想法,并努力实现它,老师甚至会自己找上你。
互联网+3D打印这门校公选只是玩玩机器吗?答案显然不是的,好好把握这门课,这是比赛小白与大牛老师接触的万能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