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蚂蚁保险-星焰
前言
2018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收到了蚂蚁的offer,一切仿佛都在昨天,翻出了当时的朋友圈,依旧感慨万分,这真的是一个对自己未来影响深远的决定。

不知不觉中,2019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马上也要到了,之前其实没有写年终总结的习惯,都是在脑海里快速回顾一下这一年做的事情,有什么得失,然后再简单地立几个flag什么的。但是这一年确实是非常特别的一年,值得好好总结和记录。希望以此为始,自己以后在蚂蚁的每一年能够精彩充实,有很多可以记录的东西~
⏱Timeline
先简短快速地回顾下这一年~
1月:大学最后一个考试周,最后一门课考前还是有点慌,就又刷了个夜😂
2月:回家过年,和亲戚同学朋友相聚,因为已经确定了未来的去向,所以没什么压力,好好玩就是了~
3月:来到蚂蚁实习,熟悉了研发流程及内部技术栈,在师兄的带领下做了几个小需求。
4月
- 慢慢适应了业务的节奏,可以接手稍微大一些的需求了。
- 第一次做了组内分享以及数金荟分享。
- 看了IMAX的复联4首映,粉了漫威多年,非常满足。
5月:第一次参加阿里日,见到了蚂蚁的各位大BOSS,然后就回学校苦逼地拱毕设去了。
6月
- 完成毕设答辩并拿了个优秀论文,并且最后一学期的绩点是所有学期里面最高的,圆满毕业。
- 带妹子去了趟迪士尼,为了体验最佳,全都是直接买尊享卡免排队的那种,白天把所有想玩的项目都玩到了,有的还刷了好几遍,晚上在城堡里直接吃完晚饭去VIP位置看烟花。一趟下来把实习攒的钱基本都花完了🙈但是真的超开心,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后面有时间肯定还会再去玩的~
- 和大学的朋友们去长沙玩了一趟,把长沙的各种美食尝了个遍。
- 参加毕业典礼,结束自己的学生时代,很幸运被校长拨了个穗。
7月:正式入职,因为有过实习经验,所以上手比较快,在业务之余参与了组里的一些技术项目。
**8月:**参加校招新人项目青年近卫军,结识了一群非常棒的小伙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9月:完成近卫军项目,拿到了多项第一,回来迅速继续投入繁忙的业务中。
10月:度过了22岁生日,产出了两套Bigfish项目脚手架(H5, 中后台),完成转正答辩。
11月:在月会上拿到了技术部的优秀新人奖,在蚂蚁半年的经历得到了认可,对未来也更加有信心了。
12月:最后一个月,开始跟进更多的专项,智能运营平台建设,营销一体化等,感觉肩上的责任重了许多,再加上年底业务方冲KPI,相比之前忙碌了非常多,周末的大半时间也投入到了工作中。希望下一年自己可以变得更强,能够比较游刃有余地来处理这些事情。
👨💻 工作

看了下代码统计,今年不知不觉已经写了10W行代码了,在整个大组里也是比较靠前的位置,并且肯定是比我大学四年写的代码多了,毕竟当时写过最大的一个大作业也就1W行😂虽然10W行代码里面有些复制的长串mock数据和乱糊的css,但总归是熟能生巧,代码能力还是有不少提升的~
在技术上,见识到了服务几千万用户的大型工程是什么样的,代码写的更加规范了,对React, Chair(蚂蚁内部Node框架)的使用及底层的一些原理都有了基本的了解,自己也能为组内输出或参与组内的一些技术项目,给组里的专栏贡献点文章,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
在沟通上,每天要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开各种各样的会,和在学校闷头写代码和之前实习时接活就是干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过自己还算比较能说,事情的沟通协调上都基本能hold住,和大家的关系也还不错。不过有时候一天从早到晚都是会,输入的信息量太大,还是会很疲惫,在需求沟通及开发过程中如果被反复问到低级的问题,有时候也会很不爽,所以在情绪控制上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大团队和小组的氛围也都非常好,从每个人身上,不管是技术还是非技术(沟通技巧,生活态度等),都能学到很多,小组娱乐活动也基本每周一次,和组里的各位小伙伴每天相处都很愉快~
虽然有时也会感到很累很苦逼,但大部分时候工作的还是挺快乐的,觉得自己在一个广阔的平台做有价值的事情,很有动力~
👻 生活
一句话概括就是,工作之前有闲没钱,工作之后有钱没闲…不过总得来说生活的还是挺满意的~
毕业那个月其实有点遗憾,本来规划了好多要玩的地方,结果去了趟迪士尼就把钱花的差不多了,也不太好意思再问爸妈要钱,所以就只能在国内转转了。工作以后空闲时间少了很多,基本就是江浙沪一带转悠了,并且每次时间都很紧张,没有那种无忧无虑放开玩的感觉了,只能期待一波年假了~不过由于自己有稳定的收入了,每周末都可以吃一些好吃的来自我放松一下,不用太顾及开销。每次父母或者其他亲戚朋友来杭州,也都能用自己的工资把他们安排的比较好,每当这时候就很有满足感。
很幸运的是,从小学到大学,都有一批很好的朋友在一直保持联系。大学的朋友有不少留在了杭州(保研,直博,工作,二战的都有),所以每个月大家都能够出来聚上1-2次,喝点小酒,聊聊近况,就好像还在学校里一样,就很惬意。
更幸运的是,和女朋友的感情到了第五个年头,依旧很稳定。之前女朋友因为转专业比我晚毕业了一年,今年申请季妹子收割了多所 TOP 美校的 offer,特别为她开心~不过明年9月妹子出国以后,就要开始一年的异国恋时光了,之前完全没有经历过,还是有些忐忑的,希望接下来的这段日子也能够顺利走过。
📈 成长
在蚂蚁的大环境里,真的感觉有种无形的力量在促进自己快速成长。
这一年以来感觉自己在工作能力,技术和心态上的提升都是比较大的。记得第一次联调测试时页面人气大爆发都不知道具体怎么定位问题。跟师兄去参加系分评审时,脑子还有点跟不上节奏,比如应该使用怎么样的技术方案,要在什么平台上进行配置,哪里可能会有隐藏的坑,如何做好风险防控,都是比较懵的。当时想着,怎么也得先待上一年才能把这些都搞清楚吧…
结果几个月以来,健康金的前端owner从阿相到渐臻,后面逐步就要过度到自己这里了,虽然还需要适应这个角色转变,但感觉也是可以hold住的事情。3月份写下多收多保下线老大病入口的几个if语句的那天,可能确实没想到,几个月自己就要完全对整个项目负责了。健康金作为保险域最大的流量入口,需求的前端节奏,与各种同学沟通协调,风险防控及应急处理等,都是需要非常细致谨慎的,这样对比来看,开发时写写代码,反而是最轻松的事情了。这就是所谓的独当一面吧,有问题不能总躲在后面,指望师兄来搞定了。
在技术上,实习期间写了一篇hooks源码解析,搞了两次分享。正式入职以来探索了bigfish体系,建设了两套bigfish开发脚手架,融合了保险现有的开发习惯,填补了组里在这块的空白,还写了个预加载插件来优化页面性能,目前已经在多个项目中使用起来了。同时还参与了devtools, mars, fecov等组内的技术项目,但自己都不是项目owner,所以因为owner没有后续规划或个人时间精力问题,都没有继续投入了。不过参与这些项目的过程中跟着各位大佬学到了很多,也锻炼了自己的技术能力,还是非常有收获的。
在思考方面,进入蚂蚁以来,接触到太多优秀的人,思考沉淀明显也多了,经常调侃自己的周报已经够出一本书了。在将每周周报归档,已便自己日后查看之余,也将平时的学习记录及思考总结进行了文档沉淀,并有幸上过语雀的推荐和精选,也得到过体验技术部大佬在团队内的推荐~

🙈 不足
之前的S1总结中提了一些不足,在S2个人感觉还是都得到改善了~不过改善的过程中又逐渐意识到自己有更多新的不足,所以还是一直很有焦虑感。列一些个人感觉最痛的一些不足之处,这些部分可能在S2还不能完全解决,就先放在这里一直提醒自己吧~
没有深入某块技术
不管是之前对bigfish体系的探索,还是参与组内的各种技术项目,都是广度有了,但是深度很不足,之前读过很多VSCode相关的文章,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场景,就一直没有机会进行深入。个人觉得深入是非常需要场景的,因为工作中时间有限,如果学习的东西再日常工作中缺乏实践,就很难达到精通的阶段,所以我目前的解法还是先继续巩固各种计算机基础知识,打好技术底座。希望S2借着营销一体化专项,对搭建体系,Chair插件及中间件机制等,都能有一定的深入。
缺乏核心竞争力:
目前感觉,除了年龄是倒数第一以外,没啥东西在组内是非我莫属的。
- 在开发效率上不如最前面的几位同学
- 在技术产品上,devtools, mars这种项目,虽然我现在我能理解代码,也可以参与贡献,但是让我自己从0开头设想并实现这样的项目,目前肯定是做不到的,本质上其实是自己对这类技术产品的方案调研、架构设计能力、以及最终执行落地等各环节能力的不足。
- 在技术深度上,上一块也说了个人一直缺乏对某块技术的深入,所以不管是前端领域,Node领域,还是其他计算机知识,包括前沿的AI领域,任何一块拿出来,自己都不能说比组内其他人更了解。
因为自己目前还远没有到脱离代码,只做上层思考规划的阶段,所以还是希望在技术能力上能够培养出一块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说在整个保险甚至蚂蚁,至少需要在组内做到独树一帜,才能让自己更加有特点,有区别于其他人的地方~
时间管理问题
本来已经适应了S1的业务强度,可以每周在业务需求之余留给自己比较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技术方面的探索与沉淀。但是随着跟进的事项越来越多,并且在S2及下个财年业务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时间管理又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具体体现就是开会更多了,需求更多了,但是写代码时间更少了…时间管理的工具在这么多事情面前的用处也很有限,所以确实还是对这块感到非常焦虑的。
目前想的解决方案是
- 对外优化:学会给事项排优先级,不能所有事情都在所有时间跟进,那样确实会让自己分身乏力,且效率很低,要善于说不才能给自己留出更多的buffer。在并发事项过多时,先集中精力把其中一两件事情干到100%,再来跟后面的事情,而不是把所有事情都推到50%,那样只会让自己更加焦虑。
- 对内优化:在开发效率也有待提升,一定要向组里最优秀的几位同学看齐,即如何快速高质量完成业务需求之余,又能够快速将自己在技术上的新想法及新创意落地,并持续迭代优化。其实核心就是尽可能提升自己在相同时间内的产出。
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通过实践这些方案,来减少这部分的焦虑,让自己每天都在高效有质量的工作~
📝 总结
走出校门第一年,对自己这半年的职业经历以及个人成长还是比较满意的,过程中少不了身边人对我的各种帮助,大家从实习开始就给予我细致耐心的指导以及充分发挥的空间,让我能够快速适应并得到成长。这里既有充分的业务土壤,也有浓厚的技术氛围,使我在业务之余能够学习大家优秀的代码,并参与到技术项目中。回想起去年面试的时候,也是各种机缘巧合才得以来到蚂蚁保险,更加觉得这是不可多得的缘分,感恩这里,感谢这里。
这一年对我来说意义深远,正式结束了自己的学生时代,踏入阿里这片更为广阔的天地,短短半年时间,得到的学习,成长与锻炼真的是之前不曾有过的。过程中有过疲惫,有过懊恼,有过失落,但始终坚信会雨过天晴。希望今后无论遇到什么情况,自己都可以像现在这样,怀着激情和对未来的憧憬,来度过在阿里的每一天。
接下来就是新一年的flag时间了!~
🎯 2020规划
关于2020,暂时没有规划的太远,工作上的计划主要是前半年的(也就是S2要做的一些事情),已经都写在绩效目标里了。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有挑战的,既需要时间成本,也需要技术上的深入才能hold住,希望自己跳一跳能够够到,拿到一些结果。
最后同往年一样,立上几个flag~
- 业务上能够独当一面,并建设一些通用能力,横向支持组里的其他项目。
- 技术上深入某个领域,做到该领域组内第一。
- 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持续进步,持续成长,有体系化的总结与沉淀
- 多攒一些钱,为将来在杭州买房子做准备
- 带家人出国玩一趟
- 利用年假时间送女朋友去美国上学
- 减肥15斤(之前回学校的日子减了10斤,正式入职以后又胖回来了…)
本世纪的下一个十年即将开启,在S2以及未来,还有着很多困难和挑战等待攻破,期待与所有的伙伴们通力合作,创造出更多优质的成果~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the present。
面向未来,也要珍惜当下,充实过好每一天,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