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无处不在,进度条如果不能减缓用户的焦虑,那么只会让用户更焦虑。
当我尝试保存刚做好的Excel,软件卡住,一个小圆圈在那悠闲地转啊转——从卡住到成功保存的3分钟里,我才明白,提供一个清晰的进度条对于用户体验来说是多么重要!
一个成年人焦虑的是怎样的?无非就是刚刚做好的文档没保存、等了好久的外卖卡在路上、心心念念的快递配送了好几天、下载的文件停留在99.9%……社畜的焦虑往往就是那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焦虑的背后
焦虑,可以算是这几年最热的词汇之一了,在各种自媒体打着“财富自由”、“阶级固化”名号不断贩卖下,似乎不焦虑都不配称作一个努力的年轻人。
不难看出,其中焦虑背后最多的原因,大都来自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人们天生就喜欢掌控,对于未知的事情会自然地产生害怕,甚至于有这么一句话:人类的一切恐惧都来自于未知。
等外卖等快递或是等待文件下载之所以让人焦虑,就是因为当进度条卡住的时候,我们不知道等待完成需要多久,对局面完全失去了掌控。
月有阴晴圆缺,我们不可能让事情总是按着设定好的路径进行下去,现在的问题是,当进度条缓慢甚至卡住的时候该如何缓解等待加载的焦虑?
给一个更明确可视的进度条
不难发现,现在一般的下载进度条除了基本的百分比,往往还会有实施下载速度、预计完成时间等更详细的信息,就是为了让用户对下载进度有更多的把握。
另外,外卖APP可以显示骑手的实时位置,是在取餐还是送餐等;菜鸟裹裹为了让进度更加可视,会说明快递从出库到抵达每一步的经过,比如正在出库、等待揽收、在某集散中心,甚至于可以在地图上显示出快递的实时位置——不过是假的,每次快递到达某某市都会显示在当地市政府。
不过,提供“假信息”是技术限制迫不得已的行为,还是应该尽可能提高进度条的准确度,尤其是在用户会一直关注的时候,比如网约车。
用过滴滴出行的朋友都知道排队功能,在高峰期供不应求打不到车的时候,滴滴出行不是简单显示预计还有多久打到车,还会显示在你之前还有多少人在排队,随着数字越来越小,用户的焦虑就少了很多。
这种感觉,就像排长队的时候队伍突然停止移动,等餐的时候催了好几次服务员都说一会就好,明明说好几分钟,几分钟之后又几分钟,四舍五入就是一个世纪了(.゚ー゚)
预估等待时间延后或是失效,会让进度条的存在变得非常尴尬,只会成为用户疯狂吐槽的对象。在技术限制无法对进度条充分掌控的情况下,我们还需要其他方法。
让用户忘记这回事
人们讨厌等待,如果能让用户忘记等待这回事,那再好不过了。
有些饭店会在顾客等待的时候摆上五子棋、扑克,让人在等待的时候有点事情做,在与家人朋友的娱乐之中,等待的焦虑也就烟消云散。我们自己在等公交、坐地铁的时候,不也会拿出手机玩一下小游戏么?
如今电脑端的下载软件往往有个“下载完成自动关机”的选项,就是希望用户在等待的时候快去做点别的事情,不要总是盯着进度条。反正你改变不了最终完成的时间,不如快去睡觉,把这件事情忘了吧,明天一觉醒来再查看(说不定软件崩溃自动退出了)。
那用户一直关注,难以转移注意的情况,还有别的办法么?
现在认错还来得及
当进度条带来了用户体验的损失,改进技术什么的也是以后的事情,造成损失后最多的就是提供补偿。比如美团外卖的超时赔偿,滴滴出行的等必赔,返券等都是补偿常见的形式。
给予用户一定的赔偿的同时,说明客观原因以求用户的体谅和理解;一定要好好改进,用户不可能原谅一次又一次的体验损失,改进体验才是正道。
总结
人们喜欢一切尽在计划中的感觉,进度条便是一个能改善等待体验,减少用户焦虑的好工具。
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进度条往往会出现缓慢或是卡住的情况,为了更好的体验,可以采用提供更明确的进度条、转移注意力和提供补偿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