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用Android改变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她也用Chrome改变了优化了访问Web的方式,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
2016年前,每年的Google I/O大会内容主要关系到两方面: Mobile(Android)和Web(Chrome);2016年后,每年Google I/O大会内容主要为三方面:AI、Mobile、Web,可以看出Web和浏览器在Google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Google加强对Web发展影响力所做的努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Google重新发明了浏览器。
◈ 为什么要做浏览器
Google的核心技术搜索引擎就是对全球网站信息进行处理,以更快的速度把搜索结果按内容的匹配程度排序呈现给用户。如Google现任CEO Sundar Pichai 在Chrome发布时说的:
“Our entire business is people using a browser to access us and the Web.”
(当然Google现在所做的已不止Web)。如果网页能够按照Google想要的形式来组织代码,那Google就能最大化的优化搜索算法。而浏览器作为web的入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web规范的制定和发展,web的发展对Google来说是有利,尤其是当自己能对Web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时候,因此,为了能对web技术有更多的话语权,Google需要有自己的浏览,并要尽一切可能在浏览器竞争中获胜。
早在2001年,Google 前CEO Eric Schmidt知道浏览器对Google是重要的,Larry Page、Sergey Brin两位创始人也清楚这点,在他刚加入Google不久,Page、Brin便提出要做自己的浏览器的想法,但Schmidt并不同意,他认为Google才成立3年(Google 1998年成立),还是一个小公司,尚承受不起一场浏览器战争。
◈ Chrome:重新发明浏览器
即便Schmidt不赞成马上研发自家的浏览器,但Larry Page和Sergey Brin 并没有完全放弃这个想法。作为在施密特和创始人之间的一种妥协,Google组织了一个团队对开源的Firefox浏览器(FireFox第一次发布是在2004年11月)进行改进,由之前在Mozilla工作的浏览器专家Ben Goodger和Fisher主导。
到了2006年,Google的FireFox优化团队逐渐发现了当时浏览器存在的问题,随着Web的发展,网页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再仅仅是一些静态页面,而是Web应用,Youtube、Gmail、Facebook等复杂的Web应用在不断出现,对浏览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当时的所有浏览器并不能适应Web的这种趋势,因此他们开始讨论重新设计浏览器。
为了能让未来众多复杂的Web应用能够快速且流畅的展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用户体验,Chrome团队对新设计的浏览器主要提升在
- 速度(Speed):要快速的加载网页,提升渲染速度是一个重要方面,当时开源的渲染引擎有FireFox的Gecko和Apple的webkit,webkit的在速度方面比Gecko快,所以Chrome团队选择了webkit,同时自行研发了JavaScript解析引擎V8,它的性能相当出众。
- 安全性(Security)
- 稳定性(Stability):由于是单进程,IE在某个Tab崩溃后,便会是整个浏览器停止工作,而Chrome采用的是多进程,每个Tab一个独立进程,各自的运行互不影响
- UI简洁性(Simplicity):Chrome的UI比IE和FireFox都要简洁,该隐藏的隐藏,该去掉的去掉,让用户专注于内容而非浏览器界面(Content, not Chrome)
他们要从这几个方面重新发明浏览器,他们也确实做到了,这让新的浏览器具备相当的竞争优势,Chrome发布后,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它的启动、加载页面的速度要比IE、FireFox做得都好。
Google工程师文化让它知道开发者的重要性,因此Chrome一个突出的优点是对开发者非常友好:
- DevTools:它的DevTools能够让开发者很容易调试页面内容,对开发页面的性能进行非常细致的分析,这些在IE上基本做不到,而且IE上调试页面是一项非常痛苦的事情,FireFox的FireBug插件也有不错的调试功能,但与Chrome的DevTools比还是有不小差距
- 支持第三方插件:让全世界的开发者丰富它的能力
- 积极拥抱、推广Web标准:IE依仗其市场的垄断地位很多技术并没有完全按照Web标准实现,这让网页开发者为针对不同浏览器做兼容而苦不堪言。
- 开源:Chrome并不是完全开源的,但却是基于其开源项目Chromium之上,Chromium已经被除了Chrome之外的众多第三方浏览器所使用,如:国内的QQ浏览器、百度浏览器、搜狗浏览器、UC浏览器等等,国外Brave、Opera浏览器,微软的Edge浏览器也于今年宣布将基于Chromium开发。
这些让Chrome赢得了世界范围内众多开发者的青睐。
◈ 赶超与引领
在击败网景后,IE浏览器的市场占有率一路上扬,其市场占有率在2004年左右达到了90%左右的峰值。可能是因为微软并不具备互联网基因或者在具备市场上的绝对优势后缺乏革新的动力,并没有及时的发现Web重大发展趋势,并研发适合未来Web的浏览器。得益于性能、插件等优势,FireFox的在2004年发布后,便不断蚕食IE的市场。
但FireFox的好景并没有持续,2008年9月Chrome发布后,经过短暂的波动,其对开发者的友好支持及在速度、体验、稳定性优势,便得到开发者们和用户的拥护,到2012年底,短短4年时间,便快速击败了IE和FireFox,成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浏览器,2018年中下半年开始,便一直保持着7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了浏览器市场绝对的领先者。因为Chrome的优异性能和市场反响,其核心开源项目Chromium被因此被众多第三方浏览器所使用。
与Microsoft不同的是,出于其使命和商业利益目的,Google致力于加强对Web技术发展的影响力,站在互联网技术的浪潮之巅,她不断提出互联网技术的优化方案,进行实验研究、推广并使这些创新的优化方案成为标准(如HTTP/2、HTTP/3等等),也利用Chrome的市场优势不断推广、促进ECMAScript、HTML、CSS标准的实现和优化。Google深知浏览器对Web、对互联网的重要性,也一直以开发稳定、快速、安全、简洁的浏览器为目标,并不断进行快速的迭代优化,因此,Chrome的领先优势在可见的未来很难有挑战者。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