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大战

422 阅读3分钟

浏览器是万维网(world wide web,即web)世界的入口,是访问web的必备应用,而万维网占据了互联网应用的很大一部分。在全球范围内,浏览器市场占有率高,就能获得大量用户,同时因为市场占有率高,在推出某一个技术后,就能利用其影响力迫使其他浏览器厂商支持这个技术,借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标准的制定和web技术的发展方向,从而从中获利,因此浏览器一直是火药味十足的市场。

网景公司因浏览器而崛起,网景公司的网景导航者市场占有率曾一度(1996年)达到近80%,随后被微软凭借IE打败,在1998年网景被AOL(美国在线)公司收购。下图是网景导航者市场占有率趋势图



在击败网景后,由于内置在Windows系统中,且免费使用,加上在当时的领先技术,IE基本上没有对手,其市场占有率在2004年左右达到了90%左右的峰值。2003年Apple推出Safari浏览器,并内置的Mac OS中,由于苹果只在自家的生态圈里面玩,而Mac OS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很低,所以并没有对IE浏览器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下图为IE市场占有率趋势图




为了对抗IE的垄断,推动Web的发展,Mozilla基金会2004年11月发布了FireFox浏览器,相对IE而言,由于在速度、安全方面具有优势,而且支持扩展插件,使得其一经发布便受到用户的青睐,抢占IE的市场份额,并在2009年底达到32%的峰值。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可能是FireFox和IE在互掐,FireFox进一步侵占IE的市场份额。但在2008年9月,Google发布了Chrome浏览器,与IE、FireFox相比,它在速度、安全、UI体验上具有相当的优势,并且符合web规范,对开发者更友好,在web应用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基本上没什么调试能力的IE让开发者们倍感痛苦。网上也流传着关于各主流浏览器性能上的调侃图片。




Chrome发布后不久,便不断的侵占其他浏览器市场份额,IE在竞争中节节败退,虽然微软后来推出Edge浏览器,但情况并没有好转,FireFox和Opera也没有逃脱市场被侵占的命运。直到目前,Chrome浏览器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到了70%以上,重现了当年网景和IE的盛况,而且还在持续。



随着Chrome的市场占有率的提升,Google也在利用其影响力使web、浏览器标准在朝着它想要的方向发展(大部分情况是良性的,一个良性发展的web对Google有利),如积极推广HTTPS,HTTP/2、HTTP/3的实验和标准制定,HTML5、ECMAScript标准、CSS3的支持和推广等等。如 Google’s Chrome Becomes Web ‘Gatekeeper’ and Rivals Complain 中的一句话所说
Google won by offering consumers a fast, customizable browser for free, while embracing open web standards. Now that Chrome is the clear leader, it controls how the standards are 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