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十周过去了,回过头去看自己之前写的 ARTS 以及相关文章,感觉还是收获不小,至少我行动了。在这里我首先说说自己为什么要持续写 ARTS。之前在极客时间上看皓叔写的专栏,其中有一个观点我非常的赞同,那就是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想要有所收获,你必须去啃那些枯燥无味的基础知识,当然也没有速成,必须保着十年,二十年的心态去学习,学不懂没关系,比别人笨也没关系,多看几次,多做几次,总有一天我也能学会,虽然付出了比常人多的努力和汗水,但是自此以后,我也比他们更懂得坚持,懂得学会一项技术的难能可贵,也更能体会和理解一些在学习当中百思不得其解的人的难处。之所以写 ARTS,是因为我觉得对于我这种智商不怎么高的普通人来说,勤奋地积累,养成良好的习惯,会让自己的路走的更加地清晰,也更加地稳妥。
说到写 ARTS 到底有什么收获,我想最大的收获就是帮助自己端正学习的态度,之前自己对一个知识点似懂非懂,就会觉得自己已经懂了,但是每当把这些东西写下来,特别是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语言写下来的时候,时常不仅感叹,“哦,原来是这样”,你总能在此之中发现很多自己之前未曾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方案。甚至有些时候,对于表达,我都要想很久,因为我自己给了自己一个要求,就是这些东西都是要给别人看的,不仅仅只给自己看,既然是要给别人看的,那么就得确保这些东西在被别人看过以后,别人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在这反复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的同时,我对知识点的掌握也变得更加的融会贯通,很多地方也不再是之前的一个思考方向了。当然,说到收获,还有一点就是记录自己一周的所学到的东西和所做的事情,我相信时常返回去看自己之前写的东西,在觉得自己真的进步了的同时,也会发现其实自己一直在路上,已经走的比自己想象中的远多了。
我们都知道反馈学习这么一个概念,就是学习是需要反馈的,需要时常提醒自己,总结自己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所以这里我也写写自己在这十次 ARTS 中所发现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发现自己的知识面真的是太窄,因为刚从学校出来才一年多的时间,再加上在学校里学的不是计算机专业,自己实践的经验真的是太浅,以至于 ARTS 里面写的东西都是很基础、很基础的东西,像是算法题总结就写了好多次分享,从每次的 Review 以及 Tip 你也可以看得出来,我其实不太懂一些很普遍的技术框架,一是工作中确实用不上,二是学起来也没个方向,感觉很多技术框架就算是学出来也没有自己施展的空间。对于这一点问题,我考虑自己去一些网站上面做一些项目,拓展自己在应用方面的一些能力,然后 ARTS 里面可能就会总结一些自己在做项目当中用到的一些技术,然后感受和分享也会更加地多元化一些。第二个问题就是 ARTS 花费了我大块的时间,当然我不是说把时间花在写 ARTS 上不值得,我是在想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利用零碎的时间去记录,去完成 ARTS,不需要刻意挤出大块的时间地去完成,就比如我看到了一篇好的英文文章,这时我就可以借助 ARTS 把自己此时的所见所感马上写下来,再比如工作中突然发现了一个自己之前没有发现的小技巧,也马上把它记录下来,自己日有所思,也把它写下来,然后一个星期过去,回过头再看这一周的记录可以看到自己这一周的收获,当然我也相信到了这个时候,ARTS 在我心中已经不再是之前的 ARTS 了,他已经融入到我的生活中,我的习惯中,我不需要非常刻意地去想着怎么完成它,我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去记录、总结、思考这一周自己的所得所获。
最后说说最不切实际,但又最想说的东西,理想。可以说大部分时间,我是一个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忧愁的人,常常想着那些貌似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也正因于此,有些时候感觉自己挺焦虑的,如果说自己具体有啥理想,我可能会很难回答,但是我想说,我其实挺想去经历那些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比如说 “做成一个世界级项目”,“成为一个架构师”,再或者 “成为开源软件的 committer”,当然我也知道这些东西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都很难,看上去也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但是想想总可以吧。当然如果自己做成了这些事情,估计自己又会有下一个目标,自己其实挺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东西,总觉得世界是在变化的,技术也在不断地迭代更替,努力去感受这个时代的美好,感受生活、生命赋予我们的一切,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