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农也要有商业心态:《软技能》读书笔记

209 阅读5分钟

这是一本没有任何代码的软件开发书籍,讨论的并不是“你能做什么”,而是“你自己”——你要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

什么是商业心态

作者对软件开发人员的职业规划提出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观点就是,开发人员应当把自己当作一个企业去思考,把现在的老板当作自己的软件开发企业的一个客户,而不要因为当前的打工角色固化了自己的整个生涯。

当你还是公司的员工的时候,你可能只有这么一个客户,你的所有收入都是从这一客户处得来的,但是这种诠释雇佣关系的方式可以将你从弱势的被动地位转换成自我引导的主导地位

软件开发人员需要拥有商业心态,为自己这个企业做出良好的商业决策,积极主动地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起步阶段就具备这种心态能够改变我们对职业生涯的思维方式

商业心态就如同企业的构成一样,分为以下三部分:

  1. 要有一个产品或者服务。对于软件开发人员来说,就是某款自己开发的数字产品或者将一个想法变成一个数字产品的能力。
  2. 通过自我营销,说明自身提供的服务与市场上成千上万款软件开发人员提供的服务有何不同。
  3. 找到产品受众。大多数成功的公司都会开发出让客户主动上门购买的产品或者服务,而不是像软件开发人员一样在写好一份简历之后就随意投递。

如何拥有商业心态

1.提供什么服务

大多数软件开发人员在其职业生涯中都只作为雇员为公司工作,但这并非是我们的唯一选择,我们实际上有以下几个选择:

  • 雇员。好处是稳定、从业之路比较轻松、有带薪假期和各种员工福利。弊端是缺少自由,收入封顶。
  • 独立咨询师(外包)。好处是更大的自由度,可以持续不断地做新项目,更大的赚钱潜力。弊端是需要自己去寻找业务,打理一切事物的开销,从为一个老板服务变成了为许多老板服务。
  • 创业者。好处是完全自由,巨大的赚钱潜力,做你想要做的工作,没有老板。弊端是风险很大,完全依靠自己,需要许多其他技能,可能需要长时间工作。

对于大多数软件开发人员而言,特别是在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做一名雇员是明智的选择,是学习并锤炼技能的良好起点,即使我们已经树立了“为自己工作”的志向。

2.如何营销服务

营销的核心在于将一些人所需要的所期待的产品或者服务于产品或服务本身连接起来。成功进行自我营销的关键在于:如果想让别人喜欢你,想和你一起工作,你就必须要为他们提供价值

  • 创建高质量的博客。定好一个计划(例如每周至少一篇博文),坚持不懈,以及保证博客内容的质量。
  • 为他人增加价值。知道他人想要或害怕的东西;给他人想要的东西;把工作成果的90%都做成免费的;最富有创造力的人也是最乐于助人的人。
  • 运用社交媒体。初期积累粉丝需要一些时间,不要急于求成;分享的内容90%也应该是有价值的内容而非广告;使用一些社交平台管理工具(例如Buffer)保持各个平台的活跃度;另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社交网络,划分不一样的功能和内容。
  • 参与演讲、报告和做培训。演讲是最能打动目标受众的方式;开口演讲不容易,可以通过在工作中举办一些技术分享和讲座来锻炼自己;人类拥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只要把一件事情重复足够多次,就自然能够接纳它。
  • 出版书籍。出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赚钱,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获得传统方式的出版机会非常困难,程序员可以选择类似Leanpub、Kindle Direct Publishing的自出版服务来出版书籍。

3.如何提升服务

  • 专业化。专业化程度越深,潜在的机会就越少,但获得这些机会的可能性越大。作者建议软件开发人员在一个专业方向上拥有专长。专业方向的选择可以选择热门的、冷门但能解决痛点的或者是市场紧缺重要的。
  • 成为专业人士。遵守自己的原则,而不是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专注于正确完成工作,而不只是完成工作;不惧怕承认错误,而不是不懂装懂;持续稳定,而不是不靠谱;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回避责任。
  • 承担责任。负责一个不受重视的项目;帮助团队里的新人快速成长;负责文档制作流程,并保证及时更新文档;承担没有人愿意做的工作,并将其简化或者自动化。
  • 成为问题的解决者。解决别人无法解决或者不愿意解决的问题,无论在哪里,你都能成为最有价值的人。
  • 赢得自由。每天记录并追踪自己的时间,对自己实际承担的工作量需要有一个符合实际的预期。训练自己提前处理更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以迎接未来创业的时候,需要每天为自己工作超过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