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其实生活中处处是策略。很多科学里面,也都有策略的痕迹,如何定价是策略,如何分配是策略,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了解什么是策略
策略是什么,策略是一个很广泛的词,也存在很多年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策略这个词,是指战术。随着时代发展,策略从未消失,到现在,策略不仅仅存在互联网,也存在很多领域,像品牌策略,定价策略等。
想一想,如果你想开一家新店,开店前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选址,那么开店如何选址呢?这就是一种策略。
自动挡汽车想完美换挡,尽量达到性能最优,需要知道哪些原理、技巧、注意事项?这是汽车换挡策略。
新闻类APP包含抓取策略, 搜索策略, 页面分类识别策略, 展现策略, 推荐策略。

便利店包含 选品策略, 促销策略, 摆放策略。

策略的特性:不是一个明确的行业,不是一种具体的产品形态。
那么什么是策略?下面的这些都是策略:

生活中处处都是策略,如常见的超市促销等。
策略与功能、文案、活动一样,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作为一种常见和有效的手段,策略时刻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以下面几个经典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地图导航APP
- 搜索策略
- 渲染策略
- 公交路线策略
- 导航路线推荐
- 到达时间预估
案例二 购物APP
- 搜索策略
- 推荐策略
- 广告策略
- 补贴策略
- 配送策略
案例二 便利店(士多店)
- 选址策略
- 选品策略
- 定价策略
- 促销策略
- 补货策略
策略无处不在,策略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
策略产品
策略产品是随着分工逐渐细分,精细化的产物。是一种介于产品和运营之间的角色,更像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考方式。与策略产品对应的岗位叫做功能产品,也就是普通意义上的用户产品经理。
策略产品经理也是一个产品经理,基本工作方法和功能产品经理类似,但是思考的角度有所不同。
策略产品也是产品经理,所以最底层的思考,与产品经理工作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策略产品经理更像是一种对产品认识的一个全新的角度,也是思考问题的一个全新的方法。
策略的四要素
通过一个问题来研究事物: 在2010年左右,电子书的阅读器屏幕是液晶电子显示屏,如果在光线不好的地方是很难看清其中的文字的,针对这一体验不佳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
解决问题的手段:
- 功能(增加屏幕背光功能,由开关控制)
- 简单策略(背光亮度受环境亮度影响)
- 复杂策略(背光亮度受环境亮度/手机应用类型/时间影响)
对应的复杂度如图所示:
四要素
- 待解决问题
- 输入(影响解决方案的因素)
- 计算逻辑(将输入转换成输出的规则)
- 输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策略产品主要考察的是思维,那么思维一般怎么考察呢,我们来看一道传说中的微软策略产品设计的面试题目
点我☞ 微软面试题之策略产品设计
实践-分析两个功能中的策略四要素
案例:今日头条推荐策略
- 待解决问题: 从大量候选内容中找到用户最喜欢的内容
- 输入(喜欢,这件事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该用户的特征(基础信息,历史行为); 候选内容的特征(类别、关键词)
- 计算逻辑(主要策略由策略RD开发给出): 将这些特征通过一定的计算规则转化为唯一的[喜欢度]指标
- 输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按[喜欢度]从高到低排序的内容
案例:711的商品促销策略
- 待解决问题/目标: 制定怎样的促销规则使该商品当日的销售额最大
- 输入(销售额,这件事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有多少人会来买(当日各时段的人流量、不同折扣下的购买转化率),以怎样的价格买
- 计算逻辑(主要策略由策略RD开发给出):
- 输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在几点开始设置几拆优惠可以使毛利最大
总结四要素:存在某类问题,该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会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不是恒定不变的。可以持续收集这些因素的变化,并根据变化随时调整解决方案,这种手段即为策略 。
了解策略是如何诞生的
策略的诞生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兴奋型需求,即在满足用户的基本黑求和期望型黑求之后的兴奋型需求。
策略产品经理的诞生,是团队精细化分工而衍生来的,让檀长的人做自己擅长的事。 策略产品经理的职贵,首先是产品经理,需要了解和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来达成目标。功能产品经理与策略产品经理的差别是什么? 功能型产品经理是通过设计功能来解决问题与而策略产品经理则是设计策略来解决问题~并不是说,功能型产品经理不会策略,策略产品经理不会功能设计,只是术业有专攻〜
以电子屏阅读体验来讲,起初是没有需求不用解决方案的,随着产品迭代有了背光灯的功能;有了背光灯功能然后又有了手动调节背光灯功能,这样一个实体产品就渐渐转变成软件产品,再然后呢又有了自动调节背光灯功能。就从一个功能产品进化到了策略产品的一个范畴

再以一个获取新闻事件来说,最早是没有解决方案,都是依靠口口相传的方式传递趣事八卦,再后来又了实体产品报纸;直到互联网时代有了门户网站,内容更丰富多样,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了基于兴趣智能推荐的信息产品,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关心感兴趣的内容

产品进化: 从硬件(实体产品)走向互联网(软件产品),软件产品又从看得见的功能走向看不见的策略。策略则可以更精细地、因时因人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策略是产品持续进化的产物,在各类消费升级中,人们获得更好多个性化服务,策略是降低成本实现个性化的一种有效手段。 以前的实体行业通过互联网降低运营成本,而如今互联网企业通过策略可以再度降低成本开销。
了解策略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
功能与策略产品经理的差异
- 功能产品经理:功能
- 策略产品经理:策略
不同的称呼方式
- 百度叫法:功能型产品经理,策略型产品经理
- 腾讯叫法:产品策划,产品运营
产品经理的基本工作流程

发现问题
- 功能:注重一个人相对聚焦的需求,抽象,通过对用户群的深入了解,将需求 聚焦,进行方案设计。
- 策略:注重一群人更多样和更有统计意义的需求,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精细化需 求。需要宏观地想象每_类人的可能的场景和诉 求,并分辨不同人群的规模和需求强度,来决定 产品要满足到什么粒度和程度?
撰写需求发起项目
- 功能:使用收敛的解决方案,通过流程和原型的表达产品实现效果
- 策略:使用发散的解决方案,通过逻辑描述和效果示例表达产品实现效果
跟进开发评估
- 功能:更关注结果,面对开发结果是验收的性质,更关注呈现效果、而非实现过程
- 策略:更多参与过程,通过多轮评估深入参与开发过程,与策略RD一起发现各要素的问题
上线后效果回归&新的产品循环
- 功能:更快达到理想态,面对明确单一的问题,通常可以更快的达到较好效果,close该feature的产品循环
- 策略:可能永无止境的产品循环,复杂且受很多因素影响的问题,需要多个产品循环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总结

实战考验
尝试通过分析策略的四要素,来解决该问题~!
问题一:
在地图产品中,我们常用的一个功能就是公交路线检索,在确定出发位罝和目的地位罝后,
系统会推荐一系列线路。如下图

- 待解决问题:即问题的核心关键点,我们要优化的目标
- 输入:梳理影响该问题的所有关键要素
- 可以先明确用户的属性
- 穷举角色的不同场录下的不同反应
- 梳理出对应的行为,归纳汇总,梳理成几个用户行为的标签
- 计算方式:各个输入行为标签的优先级排序规则等
- 输出:你梳理后的结果是什么,可以简单解释,得出这个结果的原因。
- 可以用图片展示:即你给到的【北京南站到天安门广场】公交路线的路线排序。
问题二:
视频产品,在视频结束后,首屏往往会有6个其他视频的推荐。如下图是某视频网站,电影《幸福来敲门》结束后的6个视频推荐。

- 待解决问题:即问题的核心关键点,我们要优化的目标
- 输入:梳理影响该问题的所有关键要素
- 可以先明确用户的属性
- 穷举角色的不同场录下的不同反应
- 梳理出对应的行为,归纳汇总,梳理成几个用户行为的标签
- 计算方式:各个输入行为标签的优先级排
- 输出:你梳理后的结果是什么,可以简单解释,得出这个结果的原因。
- 可以用图片展示《悟空传》结束后可能出现的首屏6个推荐的视频资源;及其视频位置摆放规则
最后
各位读者可以通过留言评论的方式把自己所想的策略思路发表出来,看看谁的才是最好的,最值得借鉴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