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青蛙的前世今生

2,207 阅读10分钟

一、旅行青蛙(旅かえる)前世回忆录

旅行青蛙凉了吗? 从数据看,旅行青蛙的的确确凉了。

从一月份日搜索指数80多万的巅峰状态到今天搜索指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搜索指数(数据来源:百度指数),你的呱呱到底经历了什么?

我们先看看它是怎么火的? 它的火爆可谓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生逢其时。2017年12月上线,2018年1月下旬占据各大社交网络,虽然它上线的时期恰逢年末是不是有意为之我们无从考证,但是在年末各个职位都是最忙但是对春节满心期待希望时间能赶紧过去的时候,打一把王者荣耀没耐心了又怕输了影响工作的心情,同期火爆的恋与制作人又不是那么适合男孩子,于是一只人畜无害的小青蛙变成了休闲娱乐居家旅行偷懒摸鱼必备小游戏。

其次,因地适宜。近年来,从动漫到日剧,从寿司到拉面,中国年轻人对日本文化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年轻人都能脱口而出”卡哇伊内“、”私密马森“等常用日语。而秦汉时期,日语文化也受到中文影响,有大量汉字和中文不仅长得像,意思也相似,所以中国玩家玩一款日文游戏的甚至比玩一款全英文游戏的障碍还要小。

最后,人和。就像约好了一样,佛系这个关键词的百度搜索指数在12月达到巅峰,佛系青年,网络流行词,含义是指那些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追求平和、淡然的生活方式的青年人。虽然”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但也希望寄回的明信片上有蜜蜂蝴蝶小朋友,玩家和虚拟宠物的关系正是年轻人现实生活感情的投射,和虚拟宠物之间强烈的共鸣将玩家和游戏紧紧的栓在一起。

那这样一款备受宠爱的游戏又是怎么凉的呢?
新鲜度过去了。 对于玩的早、勇于氪金的、和运气超好的欧洲人来说,他们已经收集到了值得分享在社交网站上的稀有明信片,对于剩下的非洲人来说,呱呱的套路也知道的差不多了,只剩下怎么抽都抽不到稀有明信片的“绝望”。从一长满三叶草就忙着收割到忍心无视小青蛙的离家出走,到最后狠下心来把这个APP拖入垃圾箱,对大多数玩家的短短一两月,却是小青蛙的一生...

仅仅靠佛系留不住人,生活还是要奋斗。 过年的时候手游社交不可避免。想象一下,在峡谷里“稳住,我们能赢”比打开小青蛙发现它不在家更符合“年味”一些呢?这个时候,热度迎来第一波冲散。过完年了,大家回到工作岗位接受春节已经过完了,再摸鱼还要摸一年才能等到春节,还是为了面包和爱情奋斗吧!这个时候,佛系的生活态度已经被彻底抛弃了。

二、重生后的阿里呱呱

中国版的旅行青蛙长这样:

阿里巴巴为什么需要旅行青蛙?

第一个问题已经回答,青蛙凉了吗?凉了。
阿里买下尸骨将寒的它是因为人傻钱多吗?不一定。
1、进行争夺用户时间的尝试。 正如罗振宇所说的,进入互联网下半场,所有产品最终争夺的,都必然是用户的时间。 QuestMobile数据显示,平均每5个微信小程序用户就有4个在玩小游戏。作为一款已经风靡过一次的类小程序物,以游戏为出发点能够以更加轻松的方式留住用户在淘宝中的时间,并且熟悉的操作使进入门槛很低。

2、对标小程序。 在上一波流量红利已被瓜分的所剩无几之际,小程序的崛起也是情理之中。 QuestMobile数据显示,随着微信小程序的应用与场景的逐步形成,微信小程序月活跃用户规模呈爆发式增长突破4亿,2018年3月在微信中的渗透率为43.9%,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于是,一场微信小程序狙击战就此展开。
4月12日,百度在其手机客户端悄悄上线了小程序应用“优信二手车”,虽有些生不逢时,但时隔五年,鼻祖百度如今再度回到“轻应用”市场厮杀,足以可见“轻应用”在争夺流量入口上的重要性。
第二天,微信开放平台表示“微信将很快支持各个APP直接打开小程序,满足异业合作的场景。”由此,小程序将进一步支持广告变现,开启商业化路径。
淘宝也以一只熟悉的青蛙的形式加入到这场战争中来。
说这是一场狙击战是因为从现有的流量资源、运营模式和用户认可度来说,阿里、百度、微信的小程序之战并不是势均力敌的。小程序已经形成线下打通线上的完整生态链,从吃麦当劳到味千的微信小程序点单,到缴水电费,小程序的触手伸的越来越长。这场战役打赢的几率很小,但不能不打。
微信小程序是腾讯的现阶段主力军,百度的主力军是AI,阿里的主力军依然是购物。即使不能在小程序战场上取得绝对优势,但是BA两家公司仍然需要防御微信小程序进一步扩大影响以免侵蚀了自己的地盘。好的情况下,可以在小程序之战中获得一亩三分地,再不济也能让微信小程序的开垦过程受到一些阻力掩护自己的主力军。
3、培养一种用户习惯。 如何把用户从一看到二维码就掏出微信扫一扫这一肌肉记忆的动作中“解脱”出来,同样是拥有庞大流量的APP,为什么wx能做到的,淘宝不能做到——就是用户习惯的培养。
通常认为,微信最成功的地方是培养了用户习惯。
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是打开微信看看有没有新消息,即使在没有新消息提醒的情况下,也会习惯看看朋友圈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更新。看到小红点一定要点掉,做了有趣的事情要在朋友圈分享。
扫码首选微信扫一扫,有新鲜事、想买的东西首选通过微信分享。
即使微博和淘宝都有对话功能,但由于一、关系链不够完善,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两个多年好友,微信聊天记录几百页,然而淘宝上却没有添加彼此。淘宝微博看着微信也眼红也着急,同样推出读取你的通信录推荐通信录好友功能希望社交关系链能进一步裂变,但由于大多数用户没有开启淘宝、微博消息提醒的习惯,这两者即使是在自己的功能点上的社交都寸步难行,更别提抢夺微信的聊天时间资源了。
归根到底,淘宝和微信相比,在不开启推送的情况下,用户要首先感受到购物需求(比如有了想买的东西、想看一看有没有店铺上新),然后再产生行为——打开淘宝。而微信,首先大多数用户都是开启了它的消息提醒的,沟通需求是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的,即使没有主动沟通需求也会有别人给你发消息产生的被动沟通需求,所以微信牢牢的抓住了用户的社交需求痛点。
而淘宝要做的就是培养用户在没有需求的时候也打开来看看,这个厚望就寄托在了旅行青蛙身上,因为旅行青蛙作为放置类游戏的特殊玩法,它回家的时间,旅行的时间,甚至收割三叶草的时间都是不固定的,玩家就得时不时的打开APP关心一下青蛙的近况。
培养出用户习惯后,就要想着怎么变现了。

基于SWOT分析法的旅行青蛙变现形式的猜想

优势(Strength):

  • 玩法简单,目标群体庞大
  • 知名度高

劣势:(Weakness)

  • 创新力度不足
  • 游戏模式单一

机会(Opportunity)

  • 淘宝平台大、有充足的宣传资源
  • 资金充足
  • 独家正版版权
  • 有之前的蚂蚁森林等类似的产品,运营经验丰富

风险(Threat)

  • 同类游戏多
  • 用户审美疲劳
  • 阿里做游戏经验不足


SO战略:
对于这款大众熟知的小游戏,可以依托淘宝强大的流量平台进行很多新的尝试,比如已经在上海开始的旅行青蛙的大型公仔展览就是两者合作的IP变现的第一步。同时官方宣称,阿里鱼作为中国本土唯一授权商务伙伴,阿里鱼将围绕商品化授权、营销授权、空间授权全渠道合作。 从字面意思能看出,商品化即围绕旅行青蛙的周边产品,如销售旅行青蛙的玩偶、同款旅行纪念品、同款食物等。

营销授权可能会将青蛙的旅行和促销活动结合起来,在旅行过程中插入一些小事件,比如在6月18日那天,你的小青蛙碰到了天猫618卖场,正在疯狂抢购中,将这种购物宣传巧妙的融入进游戏,让用户更易于接受这种宣传的植入。还有已经在和陈妍希合作的反拐教育的公益活动,也是营销的一种形式。

ST战略:
对于大规模的跟风盗版同类游戏,阿里应该首先利用法律武器打击盗版。然后再考虑除了将日本文化里的食物纪念品换成中国本土的以外,还应该开创更多新玩法。虽然市场上有很多同类型的游戏,但是旅行青蛙在之前积累下来的人气和简单的操作模式在吸引新玩家的时候都更有优势。

WO战略:
利用强运营,将这款小游戏和社交结合起来。
结合之前蚂蚁森林的成功经验,可以进行青蛙到淘宝好友家里做客帮好友拔三叶草或者赠送礼物的轻社交活动。
阿里也知道,旅行青蛙作为一款轻量级的内置小游戏,带来的游戏利润和王者荣耀、阴阳师这种游戏是无法相提并论的,阿里真正期待的从来都不是游戏本身带来的利润,而是通过这个小游戏反哺阿里的社交梦。

WT战略:
虽然阿里做游戏经验不足,基于原有框架的旅行青蛙也没办法有更多的创新,但是阿里业务覆盖的行业非常广。2017年3月,阿里游戏举办发布会,阿里游戏总裁史仓健宣布,阿里游戏正式全面进军游戏发行领域,2017年将携10亿资金助力游戏IP生态发展,并与阿里文学、阿里影业、优酷联手推出“IP裂变计划”。可以采取影游联动的方式,让青蛙的身影在更大的商业天地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