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想清楚了再行动的误区

160 阅读5分钟
原文链接: mp.weixin.qq.com

很多时候,作为产品经理,当面对一个需求的时候,我们时常要求自己必须想清楚了再开始行动。也就是在大脑中把所有的产品逻辑都想通,甚至这个需求牵扯到的其他需求或者风险,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

这样是很保险的做法,看似很稳,但其实操作起来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用来思考,导致决策太慢,从而增加了时间成本。

不管是产品大方向还是产品细节,在想不清楚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将“还没想清楚”,或者“如果发布后对用户的伤害可能会很大”这种借口挂在嘴边。而不妨去大胆的摸索一下。毕竟事情都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

投资者和用户对于你的耐心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能确定一个功能带来的影响,不妨灰度发布,看下用户的反馈。

即在不中断服务的前提下向部分用户发布新功能,再通过数据反馈对该需求进行优化。或者使用AB测试,同时对部分用户发布2个版本,再通过数据做出决策。

要相信,任何产品从一开始设计出来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满足了用户的需求,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这其中就需要用到一些技巧来避免重复踩坑。以此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完美的产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用户研究和需求调研。

1)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的对象即你所做的小需求,或者负责的产品子功能,甚至整个产品所面对的用户。

一般我们会将用户分为3层,第1层:极客型用户。他们对于任何新产品都有想要体验的欲望,好奇心强,喜欢追求新的体验。他们对于新产品的要求往往很高,如果收获了比较好的体验,他们将会自发的将产品传播给其他用户。

第二层:从众型用户,他们对新产品的体验欲望比较弱,往往是看到身边的人开始用了新产品之后才会有想法去体验。所以他们往往是被极客用户带动的一群人。

第三层:自我型用户,他们对于任何产品都有自己的看法,往往不受外界影响。只有到非用不可的地步才会体验新产品,这一类人对广告也基本是免疫状态。当他们有了某一个真实的需求时,他们才会寻找对应的服务。

这3层用户对于新产品的接受度依次降低,对于产品的忠诚度,以及需求的满足程度确实依次升高的。最后一层的用户最难被广告转化,但对于产品的价值是最高的。

在开发一个新的需求或者功能时,一定要对既有产品的3类用户分别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建立详尽的用户画像,比如他们的性别、年龄、地域、兴趣、职业、收入等等。

考虑清楚这3类用户的共同需求是什么?再提炼出核心的需求点和传播点,才能在产品上线后,快速引爆自传播,而且有不错的留存和日活。

2)需求调研

需求调研要解决最核心的问题是这个需求是什么?应不应该做?怎么做?即What,Why,How。

需求是什么即解决了产品能做什么的问题,比如我做了一个资讯网站,可以查看高质量的互联网新闻。

应不应该做即解决了ROI的问题,做起来值不值得,能不能提高日活或者营收,帮助产品达成既定目标。

怎么做,则是要思考如何用最简化模型(MVP)实现产品核心功能进行测试。用最少的代价来验证可行性。

验证需求时,可以采用焦点小组的办法。焦点小组就是邀请6-9个具有代表性的用户对某一主题进行深入讨论的办法。

群体动力学指出,只要有别人在场,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就同他单独一个人时有所不同,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6-9个用户所呈现出的一些结果是具有普遍性的,并非个人看法。

在焦点小组实施前,需准备好讨论的议题,以及记录大家的发言,引导每位用户积极地参与,保持谈论的内容不偏离主题。

在焦点小组讨论时,要看用户历史做了什么,而不要太注重用户说了什么。因为用户说了它喜欢A功能,但真正做出来了,该用户很可能并不用这个功能。而用户的历史行为则是用户心理或习惯的真实反映。

另外需要寻找的是一些代表性的用户,在产品的核心用户画像之内。让用户在产品上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观察他们的使用习惯。是否使用了最短交互路径,是否出现和使用习惯不同的交互。当然,所有的行为都必须是用户自然进行而没有任何人指导的情况下。

产品的发展就像一条小溪,变成小河,再汇聚成江,最后流入大海。在到达之前,我们并不知道前面的路是蜿蜒曲折或者一马平川,只能一路奔腾,不断向前。

唯有做足准备,大胆测试,摸着石头过河,才能引领产品的发展,不错过飞起的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