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系统优化需要产品经理吗?

225 阅读3分钟
原文链接: www.jianshu.com
The Thinker

系统优化需要产品经理吗?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从事系统优化组的产品已有一段时间,从事手机系统相关工作的人都知道系统优化是个强技术相关的东西,以传统意义上大家所理解的产品经理并没有半毛线关系。但真是如此吗?我的回答是「NO」。

1.「系统优化组」存在的意义

其实我个人更喜欢把「系统优化组」叫做「系统组」,为什么呢?因为「系统优化」的职责在于维护和提升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功耗问题。这两块是用户的「刚需」。它是一切表层体验的坚实的后盾,整不好,再炫的交互体验亦没有太大意义。这亦是「系统优化组」存在之意义。

2.由技术主导的「系统优化组」

传统意义上来说系统优化是个强技术相关的领域。我们会根据用户/测试反馈的卡顿、功耗问题,来进行针对性的问题分析和修改。在这样的过程中,技术工程师本身就能解决问题,并不需要产品经理来协助,更别说产品来主导了。

3.产品经理在「系统优化组」的价值

艾瑞咨询数据,截至2017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达到6.55亿。手机用户数的增加也直接导致了系统优化问题的急剧攀高,系统优化工程师已经不能单纯有问题就解,更需要具有系统性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这点对工程师的要求很高。从单纯的解Bugs到需要能分析和理解用户需求,并且开始有功能设计,这是产品经理的价值之一。但这并不是最核心的价值,因为基于此,产品经理很容易沦为「打杂」的角色。那子核心的价值是什么呢?是用户与开发之间最底层的沟通纽带。再说一遍:是用户与开发之间最底层的沟通纽带

4.何为最底层的沟通纽带?

关于这点我思考了很久,因为在蛮长一段时间我也是处于「很郁闷」的状态,这是一个由开发主导的小组,产品几乎没法主导,且可能还会变成「打杂」,这对于一个产品经理来说是一件很悲催的事情。我就在思考,为什么会这样?重新梳理,回到源头:系统优化组的价值是什么?不就是帮用户解决最基础的快省的问题嘛。那既然是解决用户的问题,产品就有其机制所在,即「纽带」。那为何还要加个「最底层」呢,因为相比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偏重应用层的体验),系统组的产品解决的是用户最最最基础的「快省」问题,这个最内核的需求,最好描述的需求,亦是变数最多,最难啃下的问题。如 八卦,其底层的构件是由最基础的阴爻和阳爻构成,经过排列组合构建出六十四卦。现代计算机的底层构件是由0和1两个基础数字来构建成一堆二进制指令。性能和功耗如八卦中的阳爻和阴爻,针对不同类型的应用,不同的使用场景,应给予不同的「组合」来达到一个最佳的效果。


六十四卦

那在这「二元素」中,产品经理具体要处理什么事情呢?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