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PP的生命周期中,error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家伙。比如,请求网络数据的时候,网络异常、数据格式错误、传参异常等等,又或者读取文件时,路径不对、编码解码方式不对等等,操作集合类对象时,越界、元素为空等等。有些错误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判断避免,有些则基本上没法预料。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的对可能出现的错误做出B方案,提高用户的用户体验。
作为参数
我们获取到一个error,写一个方法对它进行处理,于是把error作为参数传过去。
- (void)handleError:(NSError *)error;
当然作为参数时,等多的是写代理方法时,把error提供给代理,已方便代理进行不同的处理。
- (void)URLSession:(NSURLSession *)session task:(NSURLSessionTask *)task
didCompleteWithError:(nullable NSError *)error;
通过指针传递error
比如有个方法,找出数组中的第三个元素,但是因为传入的数组有可能不够三个元素,这时候指定第三个的话,就会越界,产生一个error(这里为了解释error的指针传递,特意先不判断越界,有关话题下文会有说明)。
- (NSString *)findThirdOfManyPerson:(NSArray *)person error:(NSError **)error;
这时候调用者就可以通过传递一个指针,来获取该error,从来通过判断error是否为空判断该方法调用是否成功。如果成功,则正常流程走,否则对错误进行处理。
NSError *error;
NSString *name = [self findThirdOfManyPerson:@[@"Zhangsan",@"Lisi"] error:&error];
if (error) {
[self handleError:error];
}else {
NSLog(@"%@",name);
}
当然,如果对错误不敢兴趣,或者不予考虑的话也可以直接传NULL
即可。
NSString *aName = [self findThirdOfManyPerson:@[@"Zhangsan",@"Lisi",@"Wangwu",@"Chenliu"] error:NULL];
处理异常并把error暴露出来
如果我们觉得一段代码有报错的风险,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判断避免,那么那可以通过@try
和@catch
来获得异常。异常NSException
里包含异常的名称,原因和信息。拿到了异常,我们就可以新建一个NSError
对象,并把它暴露出来。如果我们写的SDK或者开源库的API,那么使用者就可以拿到这个error,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 (NSString *)findThirdOfManyPerson:(NSArray *)person error:(NSError **)error {
@try {
NSString *pson = [person objectAtIndex:2];
return pson;
}
@catch (NSException *exception) {
// 异常的info信息
NSMutableDictionary *userInfo = [[NSMutableDictionary alloc] initWithDictionary:exception.userInfo];
if (error) {
// 异常的原因
if (exception.reason) {
[userInfo setObject:exception.reason forKey:NSLocalizedDescriptionKey];
}
// 生成error并暴露出去
*error = [NSError errorWithDomain:[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com.kfaaron.KFAErrorDemo_OC.%@",exception.name] code:333 userInfo:userInfo];
}
}
@finally {
return nil;
}
}
虽然Objective-C也提供了try-catch block
,但是它并建议我们频繁使用。因为它会是咱们的内存管理变得更复杂,同时有很多异常它抓取不到,而能抓取到咱们基本上可以提前做出判断避免。详情参考Dealing with Errors和Handling Exce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