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程序员的无问西东

191 阅读3分钟
原文链接: mp.weixin.qq.com

题图:By LOFTER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消愁 毛不易 - 明日之子 第7期

周五的晚上,闲来无事,看看豆瓣评分,约上朋友,感受了一下不同时代的青春。选这部电影,是有意而为之。网上评论:作为迷惘的一代的90后,再看了之后会有所顿悟。这么神奇,那得看啊!迷惘是病,病急了还不得乱投医,万一瞎蒙碰到死耗子,愈了。

电影是有四个故事组成的,故事的递进方式也是同步展开,会略感不适,但是我不关心这些,全程都在想这药在哪里!哈哈。

影中偏文的吴岭澜,从众选了理科,成绩不佳,希望能转系,梅校长问:求学的目的是什么,他回答到:将自己交给书本,心里就是踏实的。校长继而问之: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镜头转向泰戈尔清华演讲,讲述自身的重要性,此时的吴岭澜看着泰戈尔周边的梁思成、林徽因等翘楚,笃定和自信的眼神,渐渐明白,卓越的人也会花时间去思考生命的意义。

时值抗战时期,吴岭澜的学生沈光耀,全科优异,家中父母希望其能追求人生的乐趣,不希望其在战火中年轻的失去生命。里面有一段其母对他的话,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我从网上找来,分享给大家看之。

因周围的人在战火中逝去,听从本心,其在孝道和国家之间做出了选择。还讲出了:这个世界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内心发出的真诚,正义,无畏和同情

在战火中被沈光耀救济长大的陈鹏,成为了一名物理学家,忠于自己,无论是对王敏佳的无微、细腻、浪漫的爱,还是对报效祖国的心,都是坚定的。其好朋友李想心系边疆支援工作,却违背自己的内心,不愿与王敏佳一起承担该承受的后果,最终在忏悔中念叨着:死者已矣,生者如斯。在雪地中死去。

作为李想死前解救的夫妻的儿子——张果果,深陷职场的淤泥、怕被四胞胎孩子的亲属赖上,失去了快乐。其母只求其快乐与健康,他放下了心中的枷锁,不再理会周边人的想法,没有错过善良本性的四胞胎家属的馈赠。

四个故事,四个时代,每个时代都存在世俗的环境,参与其中的人,该何去何从。我认为电影回答是:不要理会世俗,遵从内心。

同天下午,李智慧教授在分享会上说道:在企业中,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一定时一致的。产品经理提出的需求,应该要有自己的判断,是否该做?应该怎么做?如果觉得对自己做的事,觉得没有意义,对公司又怎会有价值呢!

先寻找自己,选为之快乐的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