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半夜被微信告知公司解散,这次是做共享宝马的EZZY

2,306
原文链接: maimai.cn


当你明天早上起来到公司的时候,这个事业不复存在了,如果这是你们最后一天在EZZY,你会做什么?


这是共享汽车平台EZZY创始人兼CEO付强在今年5月全新EZZY战略发布会上说的话。


然而短短5个月以后,这句话竟然成真了。


10月23日晚间,在北京地区运营的共享汽车品牌EZZY突然员工宣布公司解散。


10月24日,一位不愿具名的EZZY员工称,头天晚上,公司突然开了个高层会,然后就通过微信群通知大家全体解散,明天不用上班,但并未解释具体原因。


10月25日,对于“解散”一事,EZZY正式对外发布公告称,公司已终止EZZY平台的服务,并正在积极处理后续事宜,成立清算组,开展清算及清偿工作。



据了解,事件发生后,EZZY公司创始人付强大量删除了微信中的媒体好友,并屏蔽了联系方式,对外处于失联状态。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EZZY的主体公司为北京大梦科技有限公司,其创始人付强,此前曾在银河证券投行部工作,2014年离职创业,2016年转型切入汽车分时租赁领域,2016年3月EZZY正式上线运营,车型以宝马i3、奥迪A3等高端车型为主。


共享宝马i3(上)、共享奥迪A3(下)


在今年5月,EZZY还曾对外公布了自己10万用户,日均每辆车6单的成绩,并宣称将把运营区域从北京扩展到“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预计今年实现全国5000辆车的布局。而据邦哥了解到,这一数据在汽车分时租赁领域绝对算是相当优秀的成绩。


但自古以来的例子都告诉我们,高处不胜寒。


“凭什么每次受伤的都是我!”


V女士是酷骑单车和EZZY的双用户,在酷骑单车被爆出跑路时,就已经损失了299元,而面对进入清算程序无法退还押金的EZZY,V女士愤愤不平的说道,“酷骑单车跑路我已经损失了299元了,我可以不明不白的算了,可是这次是2000!凭什么每次受伤的都是我!”


V女士透露,她从9月23日就开始申请退还押金,但是过了一个月,押金依旧没有到账,而按照EZZY APP里的说法,其退还押金的时间为15个工作日。


与V女士有类似经历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组建了一个维权群,里面几十名网友一边为自己的押金犯愁,一边紧张地商量着对策。


与前一段倒闭的共享单车酷骑单车一样,压倒EZZY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押金。


针对用户押金退还事宜,EZZY公司一名中层领导曾在公告发布的前一天表示,需要等到公司清算结束后再进行处理。


同样身为EZZY用户和员工的T先生说,大概在10月中旬就已经发现APP上没有可以使用的车辆了,但当时竟然还单纯的以为是因为北京开会,对车辆进行了限制,直到公司被爆出出了问题。


“10月中旬,到了发工资那天,我们却并没有收到工资。”T先生说道,“那才开始隐约感觉公司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原因。”


无车可用,或许刚好可以说明EZZY从那时候起就开始回收车辆,为以后的清算做准备了。


成也宝马?败也宝马?


与市场上其它汽车分时租赁平台相比,EZZY有2个最大的特点:


1

采用高端车辆,及用宝马i3作为主力运营车;

2

制定了收费会员制——即会员每月需要缴纳固定费用,来换取更低廉的使用价格。


据媒体报道,在以宝马 i3+会员制的模式开始在北京运营时,该服务只限于 iOS 用户,至于不支持安卓手机。据悉EZZYVIP 会员月费 4000 元,可以不限次使用闲置车辆,而运营区域也有 ABC 三区,A 区包括 CBD、三里屯,B 区覆盖四环,C 区为除此之外的北京城区,在不同的区域用车或在不同的区域还车,都有一定的规则和费用差异。



曾被问及为何会采用如此模式进行运营的的付强,当时以「产品规划策略」作为解释。他认为,无论是采用高端的电动车,还是选择高端 CBD 商圈作为高效率运营区,都是为了让 EZZY 更好的服务会员用户。而这部分用户的画像是高端、小资等等。这足够高的起点或许早已给自己埋下了危机。


根据EZZY之前的公开信息显示,其在北京地区共投放了500辆宝马i3,但从APP上显示的车辆数与一些媒体报道来看,其实际投放的车辆远远没有到达这个数据,也就在100台左右。


“采用大批宝马运营,其整体成本要比我们高的多。”一位车企派分时租赁公司从业者解读道,“京牌宝马车的租金和维修成本都比数万元的国产电动车要高,且场地成本也不低。”


“EZZY的会员制收费模式就决定了其针对的是高端人群,这部分人群本身人数就少,且一般都自有车辆。”一位南方分时租赁公司的CEO表示,“他们的出行目的性强,并没有太多时间跑到特定的地方去找一台车开。”


除此之前,与其他分时租赁公司在网点取还不同的是,EZZY宣布“随时随地取还”,用户可以在合法车位或停车场随意停放。另一家汽车分时租赁玩家途歌也采取这样的模式,但用户停放车辆不是在途歌的合作停车场,下次用车的用户需缴纳停车费用(补助少量费用)。而EZZY则表示将会全额报销车辆停车费用。


因此,无论是用车还是换车,EZZY都需要给用户高额的补助,有分析认为,高额开支和不能破解的盈利难题是EZZY短期内便停止运营的主要原因。


付强的雷人话语:我在人群中解开裤裆,仿佛世界是个十八岁的姑娘。


付强的公开声明


我们的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成本管理没有做好。


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优秀的产品经理,但同时又是一个非常糟糕的运营经理。尽管我们的运营数据很漂亮,单量和用户粘性都很高,但始终无法回避我个人的能力缺陷问题。


为了做出(我们认为的)最理想的产品、提供最好的用户体验,我们支付了高昂的成本。例如,我们为了让EZZY达到最理想的运营状态,真正实现随意免费停放,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停地调配车辆;为了避免用户因停车场停车费用而减少使用,我们承担了所有的停车费。


我们投放的核心区域是国贸,所以能够想象这部分的费用有多高。如果一个用户一单支付了30块钱,那么背后的成本很可能是60块钱。这样最终导致的结果,一方面是高达90%的用户粘性,用户能做到长期使用并且不断续费充值。但因为我们每做一单都要赔钱,公司融来的钱很快花完。


所以,我们走到今天的地步,自嘲地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自焚”。如果当初在面临抉择时,我们选择不断缩减成本而非持续补贴用户,那么我们可能会活得更久,也许还能等到柳暗花明的一天。


另外,造成我们今天之局面的直接原因是融资失败。


今年2月拿到2000万融资的第二天,我就开始寻找新的融资。因为我们非常清楚,这笔钱根本不够。


从投资的逻辑讲,一家公司上一个(融资)阶段完成后,投资方按公司交出的答卷来进行评估。正常情况下,如果成绩足够好,投资人会给出新一轮的估值,接着下一轮的融资,公司继续往下走。遗憾的是,EZZY交出的这份答卷没能让资本市场满意。不满意的地方在于,运营数据很好,但是财务数据非常糟糕。如果是衡量一个团队的话,我们团队的技能指数比较偏科。


我每天都在找钱,前后共见了50多家投机构。原本已经有两家机构约定要投,但国庆假期的最后两天,领投的大机构决定放弃,跟投的小机构愿意坚持投资500万。最后一刻,我的内心非常纠结。我明知即使拿了这500万也于事无补,事情本质并不会扭转。当时已经签订的协议也被我撕毁了。最终,我把实际情况告诉对方,以公司现在的处境,从投资安全角度考虑,投资500万进来的风险非常大。


我当时的想法是,没有必要再把一个人拉下水。


“每一个牛逼都是含着泪吹出来的”


从第一天开始我就非常清楚地知道,如果不节省运营开支,EZZY很难坚持下去。对于商业模式,我们一直在摸索,怎样能在保证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同时做到可持续发展。


当然,我们最终失败了。


在车辆的流动性方面,我们一直做得很好。我们所有的钱都用于运营,说白了,别人雇1个司机,我们可能雇10个。最多的时候,我们有30多个调度司机。最后半个月时间,因为资金紧张我们无法再支撑这么庞大的车队运营,地图上已经很少有车了。


我过去觉得花很高的价钱从租赁公司租车,然后让用户以很低的价格使用,这是一件很傻的事情。但实际上只要运营数据能够达到理想状态,仍然有机会实现盈亏平衡甚至盈利。


根据我们的财务情况,每日订单数量达到6单的时候,车辆成本就能持平,大概到8单左右,就能够覆盖车辆的运营成本。以北京为例,如果整个车队的规模能够再翻一两倍,达到1000辆,以当时的运营数据来看,我觉得可以做到收支平衡。


只是,我们太过于追求用户体验(创业家&i黑马注:实则是着魔于用户补贴),大部分的钱都用于运营。


我们的每一个牛逼都是含着泪吹出来的,那花了巨大的成本和心血,也让我们最终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但我从没有后悔进入这个行业。有时候我想,如果还有机会能够做下去,如果当时在资本市场融到钱,如果用户和股东还能继续信任我们,我们完全有可能去创造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商业模式。


今天我们失败了,只能证明我们自己没有做好,并不代表共享经济的失败,更不能说明共享汽车的失败。


文综合自创业邦、创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