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 12m 直径的 ITS,BFR 缩水到 9m 直径、106m 长,共分成两节。第一节的主推力火箭将由 31 个 Raptor 甲烷火箭引擎提供动力,而第二节则是整合了酬载与入轨 / 着陆引擎,两个部份都能返回地表着陆,达成
100% 回收。SpaceX 对 BFR 的期望是能担负从卫星发射、太空站补给、月球基地建设、乃至于火星基地建设的各种用途,因此设计了载人舱、载货舱、和太空加油船三种不同的酬载模式。
以载人舱来说,Musk
表示它一共有八层楼高,里面的加压生活空间「比 A380 还要大」,共配置了 40 个舱室和共同生活区、太阳风暴避难区等空间,以每个舱住两到三个人来算,可以供约 100 名乘客进行长时间的旅程。载货舱则是像太空梭多于像火箭,用来发射卫星的话,拥有 150 吨到低地轨道的惊人载货力。
太空加油船则是个非常有趣的设计,它与被加油的对象是以「屁股对屁股」的方式对接,然后轻微地向着加油船的方向加速,燃料就会从两者间的管路流过来。靠着加油船补给的话,SpaceX 的计算是 BFR 本身的燃料就足以前往月球表面再返回,让月球基地成为可行的目标。至于火星的话,就必需要在火星表面有生产燃料的能力才能返回(幸好二氧化碳+水+能量 = 甲烷 + 氧气,所以至少原料是有的),所以初步是希望在 2022 年先送两趟不回返的货运任务去火星,来确认资源与未知的潜在风险。
再向后的火星殖民计划显得有些太过野心勃勃,瞄准了 2024 年就要送第一批殖民者前往火星,并且建立好一个简单的基地,开始接待之后一批又一批的移民。不过 SpaceX 进度延后已经是常态,所以这部份就... 听听就好了。
最后,Musk 突然抛出了有些疯狂的地表点对点运输的想法 -- 用 BFR 不入轨的弹道飞行,从大城市外海的发射台在一小时内前往其他发射台。Musk 表示推估座位单价与同距离的经济舱飞机应该不会差多少,如果能成真的话,这对长程运输会有当大巨大的影响吧。
目前 Raptor 引擎的进度良好(已经试点火
42 次,总计跑了 1200 秒的时间)、BFR 的发射设备和生产制造也都在进行中,主火箭的燃料槽预计明年中就可以抵达 SpaceX。Musk 自觉有信心能在五年内让 BFR 升空,并表示「五年对我来说是很长的一段时间」。换作任何其他人这样说大概都会被看作是大言不惭,但 Musk 虽然饼画得大,也依然是带领着 SpaceX 在九年间达到了今天的程度。再五年能做到什么地步,还真不好说呢?
SpaceX 公布新的「BFR」火箭计划
原文链接:
cn.engadg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