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 使用 CSS 来制定 SVG `use` 元素中内容的样式

1,097 阅读2分钟
原文链接: aleen42.gitbooks.io

一个用于提升github pull request & code review的 chrome 插件

特性

关于创建pull request

当你给某个 github 仓库 push 了一个新分支之后,应该会在该仓库的首页看见下面这种页面:

创建pull request

然后点击"Compare & pull request",就会跳转到创建pull request的页面,并且你刚 push 的这个分支会直接和master分支比较。

create pull request-before

酷😝。但如果你并不想合并到master分支呢?假设我们从master创建了一个staging分支,它被用于测试环境。而日常的开发和测试都是在基于staging所创建的分支 -- 即master作为生产环境的分支🤔。

既然我们的分支基于staging创建,那它或许和master有很大的差别。既然如此,如果点击"Compare & pull request"之后直接和master毕竟的话,那简直太糟糕了 -- 你的页面可能会卡死、耗费很长很长的时间来加载资源🙄。而且只有在加载完资源之后才可以切换base分支,然后再比较一次😞。

而利用这个插件,我会偷偷改变你要比较的分支。当你点击"Compare & pull request"按钮之后,会跳转到一个仅仅和自身比较的页面,那样的话几乎可以在瞬间完成页面加载。

create pull request-after

我觉得吧,与其初始化的时候加载了错误的compare,还不如不提供默认选择,让我自己来选择pull requestbase分支。

关于code review的用户体验

假设你被指定参与一个code review,而那个code review又碰巧很长。直接merge了呗?别开玩笑了,那怎么可能。

所以当你认认真真的看完了pull request file compare,想要发表点评论,或者合并分支的时候,不得不再将页面滚动到最顶部,点击navbar上的按钮。

这个差距可以为这一步提供一点便利。针对pull request页面,它会生成一个位于页面右下角的action button浮动按钮,并提供"回到顶部"、"链接到 conversation 页面"、"链接到 commits 页面"、"链接到 files 页面"几个功能😝。

action button

那几个按钮和navbar的作用一毛一样:

navbar


其实吧,我上面的那些都仅仅是"治标不治本"而已。因为对一个正确、健康的开发流程而言,本身就不提倡太长的code review -- 有那么多改变的代码要看,难以保障 review 质量。而对于插件"改变 pull request 比较的分支"这个功能,本身 github 的git flow所提倡的就是:使用master分支作为base分支,开发分支应该基于master分支创建。不过因为自己习惯的原因(公司开发流程的git flowgitlab work flow),才会去创建这个 chrome 插件,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吧。

author

ecmadao

License

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