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在过去的几年里,互联网的未来一直是业界热门的讨论主题之一。从虚拟世界和沉浸式体验的兴起到社交媒体的爆炸性增长,互联网已然无处不在。而随着区块链的崛起,互联网即将经历再一次重大转型。
这并不是互联网的第一次转型。自从30年前诞生以来,互联网已经经历了两次重大演变,并即将经历第三次。这些变革不仅改变了我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和用途,而且影响了整个世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以及与他人互动的方式。
2. 互联网1.0——静态互联网
互联网的第一次亮相是网站的时代。每个公司都需要一个网站,而网站主要包含静态数据和网站方认为重要的信息。公司网站上的信息大多是关于公司的营销信息。新闻和咨询网站上也有大量的信息。但是这些网站都向消费者推送信息——一个单向的传播途径。这与当时的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向公众传播信息的方式相似。
无论该公司是一个现有的新闻机构,如NBC或CNN,还是一个企业品牌,如麦当劳,每个公司很快都有一个网站,向公众传递信息。图1说明了web 1.0的互联网。一个网站是一个公司创建和拥有的实体。它有大部分的静态数据,而且数据由公司控制和管理。信息向网站的用户流动。
图1. 互联网1.0——静态网络
在上图这个模型中,鉴于信息的单向性,数据的个性化是极其有限的。用户可以选择和过滤他们想消费的消息,但是他们几乎没有能力去改变网站传递的信息。在虚拟网络里用户也没有能力去对其他用户造成影响。用户之间的信息共享仅限于身边的朋友以及小组成员。这种种一切说明当时的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做的非常有限。
3. 互联网2.0——网络应用
互联网的第二波浪潮——也就是你现在体验的,正是网络应用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互联网厂商们提供了用户们向彼此分享的阵地。Web 2.0起源于个人博客,然后逐渐发展壮大成今天辽阔的社交媒体版图。
像推特、脸书这样的巨头引领了数据的民主化。他们创造的应用让每个人可以对任何话题畅所欲言,并且将其分享给更多的用户。正如图2所展示一样,在我们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像脸书拥有的网络应用和社交网络,提供了绝佳的平台让用户把自己的数据"输入"网络应用。在这里用户可以私密地分享给朋友,当然也可以向感兴趣的任何人公开。今天的网络应用允许人们和穷尽一生也可能遇不到的他人在网际穿越、沟通。
图2. 互联网2.0——网络应用和用户贡献的数据 当智能手机走进寻常百姓家,互联网也因此飞速发展。现在的每个人都“粘在”互联网上。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都能跟想聊的人说上几句。互联网就像爆炸了一样。
当用户发现他们可以和世界上的任何人联系时,这些网络应用背后的公司也发现了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海量的用户信息,包括他们的喜好。 这些数据极具信息价值,并且可以为互联网巨头带来难以想象的惊人财富。受益于此,脸书这样的公司成长为世界上市值数万亿的巨无霸,而它的掌权者们也成为了这个星球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然后这些互联网巨头们发现了他们可以做一些别的事情。与其把用户分享的内容随机传给其他用户,他们更愿意利用收集到的用户喜好信息来满足用户的兴趣。社交算法由此应运而生。而这些互联网公司也在影响用户接受到什么样的信息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信息控制让这些公司格外的强大,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它们已经强大到难以接受。
4. 互联网3.0——去中心化
现在我们正处于互联网革命的第三波浪潮之中。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中,数据不再由应用本身存储和维护。取而代之的是,数据和信息存储在互联网结构本身当中。在互联网3.0中,数据对于任何已获授权的应用放开——只要你有访问权限,你就可以使用数据。数据不再独属于某个应用或者由脸书这样的网络平台把控。事实上,网络应用在数据管理上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没有某个应用可以单独地承担起互联网信息管理员的责任,所以也就没有强有力的社交媒体公司可以去影响人们被允许接受怎样的信息。
图3展示了上文描述的因特网。终端用户管控自己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不再由单个公司掌控。网络应用是信息的消费者,但是他们不能拥有或者管理信息。所以网络应用的重要性已经不及数据本身,数据是最关键的。那么数据信息存储在哪里呢?它们存储在分布式区块链中,而任何一家公司是不能掌控区块链的。所有的存放在区块链中的信息对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任何独大的中心组织(企业或者政府)。
图3. 互联网3.0——分布式的去中心化数据
互联网3.0的目标是让未经修饰的数据在得到授权之后能够分享出去,能够独立于网络应用,而不是精挑细选、过分修改以及在信息上附加过分的影响。用户才是信息的拥有者,而不是那些网络应用。
而这个目标带来的结果会是一个更加可信的互联网,因为数据是开源的、可以引用追溯的,更加是天然去雕饰的。
互联网2.0的企业已经在互联网上创建了一个强大的帝国,那么互联网3.0应该建立起一个更加强大的权力中枢。
5. 区块链的价值
毫不夸张地说,区块链催生了互联网的第三波改革。区块链技术对于讲究数据首位的分布式网络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它究竟有何魔力可以让它成为互联网3.0改革浪潮中的主角?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区块链的魔力吧:
- 区块链的权限是分散的。区块链中的数据是没有单一所有权的。任何人可以对区块链做出贡献,也可以使用它。
- 存放在区块链中的数据是永恒的、不可更改的,并且经过加密签名。区块链中的数据是真实可信的。每个人都知道谁是数据的拥有者和创造者。由于数据可追溯性和真实性,所有数据可以被证实。这些都增加了数据的可信度。
- 没有哪个企业可以对区块链中的数据精挑细选,并且修改涂抹。区块链中的数据是没有单个拥有者的,没人可以决定别人怎么消费数据信息。这意味着不会有像社交媒体公司这样的存在来掌控管理共享的数据。
简而言之,区块链使得所有的交易透明化,所有数据可验证。通过这样的方式,它让数据变得更加值得信任。
区块链类似于互联网的IP基本架构——没有谁可以宣称对因特网通讯主干的主权。像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Verizon(威瑞森电信)、Deutsche Telekom(德国电信)和NTT(日本电报电话公司)都为业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之中没有哪家可以独霸因特网。只需要一个新的供应商创建一条新的通讯路径,那么所有对信息的屏蔽、过滤将毫无作用。
区块链为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创建的数据信息库将会值得信赖的、不可过滤的、不可审查,可在全球范围内访问。区块链的这一特性将会推动第三代互联网的建立。
当然这也是区块链为什么会是互联网的未来的原因。
6. 区块链对企业意味着什么?
最明显的建议是尽可能多地学习和了解区块链。请不要将区块链与比特币和加密货币混淆。比特币使用区块链这项技术,但区块链不是比特币。区块链的价值远非加密货币可比。
接下来,我们应该意识到区块链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从根本上思考数据的新方式。它将创造新一代互联网。它对数据的重要性就像互联网对信息传输的重要性一样。
当你开始考虑你的未来应用架构时,请记住区块链。区块链对下一代互联网应用的重要性,就像公有云、微服务架构和devops对当前一代的重要性一样。
当你在思考你的应用架构时,不妨考虑下区块链对当前和未来应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