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DB 4.0.14 发布了,都有哪些新变化呢?

713 阅读2分钟

2021年7月27日,TiDB 4.0.14 发布了,相较于4.0.0 GA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了解 TiDB 数据库的小伙伴都知道,去年5月28日,PingCAP 正式发布了 TiDB 4.0.0 的版本。那么,这次 4.0.14 版本的发布都带哪些新的变化呢?

兼容性更改

在 v4.0 中将 tidb_multi_statement_mode 的默认值从 WARN 更改为 OFF,并建议开发者使用客户端库的多语句功能。另外,将 Grafana 从 v6.1.16 升级到 v7.5.7 以解决两个安全漏洞。将系统变量 tidb_stmt_summary_max_stmt_count 的默认值从 200 修改为 3000。将 TiKV 的 merge-check-tick-interval 配置项的默认值从 10 修改为 2,以加快 Region 合并的速度。

功能增强

在 TiKV 方面,添加监控项 pending 用以监控 pending PD 心跳,帮助定位 PD 线程变慢的问题; 支持 virtual-host 风格的地址来让 BR 兼容类 S3 储存。 在 TiDB Dashboard 方面,新增 OIDC SSO 支持。通过设置兼容 OIDC 标准的 SSO 服务(例如 Okta、Auth0 等),用户可以在不输入 SQL 密码的情况下登录。 新增 Debug API 界面用于高级调试,通过该界面可以替代命令行方式来调用 TiDB 和 PD 的内部调试性 API,大大提升了开发效率。

改进升级

在功能改进方面,主要有五点提升,具体内容如下:

1)对于 point get 或 batch point get 算子,在唯一索引写入过程中,将悲观锁 LOCK 记录转化为 PUT 记录;

2)支持 MySQL 的系统变量 init_connect 及其相关功能;

3)支持稳定结果模式,使查询结果更稳定;

4)支持将函数 json_unquote() 下推到 TiKV;

5)使 SQL 计划管理 (SPM) 不受字符集的影响。

了解 TiDB 数据库

TiDB 是 PingCAP 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开源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是一款同时支持在线事务处理与在线分析处理 (Hybrid Transactional and Analytical Processing, HTAP) 的融合型分布式数据库产品。目标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 OLTP (Online Transactional Processing)、OLAP (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HTAP 解决方案。TiDB 适合高可用、强一致要求较高、数据规模较大等各种应用场景。

image.png

TiDB 具备五大核心特性:一键水平扩容或者缩容、金融级高可用、实时 HTAP、云原生的分布式数据库、兼容 MySQL 5.7 协议和 MySQL 生态。

TiDB 适用四大核心应用场景如下:1. 对数据一致性及高可靠、系统高可用、可扩展性、容灾要求较高的金融行业属性的场景;2. 对存储容量、可扩展性、并发要求较高的海量数据及高并发的 OLTP 场景;3. Real-time HTAP 场景;4. 数据汇聚、二次加工处理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