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产业发展观察
演讲者:中国信通院——姜春雨
一、数据库的发展历程
数据库是什么?数据库是应用和硬件之间的中间层,用于数据管理的软件应用。数据库发展史大约为50年,前30年多年主要发展方向为集中式数据库,集中式数据库方向发展出IBM、Oracle、微软等巨头。从闭源产品发展出开源数据库产品,开源数据库发展迅速,并且有赶超闭源数据库的趋势。业务量的增加导致了数据库向分布式方向转型,同时,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使得数据库纷纷云化。
应用和硬件的发展推动着数据库的发展演化,其中应用在线化,面临海量数据的处理需求,同时,高频数据的访问和处理也需要特定功能的数据库服务做支持。另外,硬件的不断发展,高性能CPU和大内存的硬件支持,也加速了数据库的发展演化。
二、国内数据库的政策导向和发展现状
2022年,全球数据库市场大约为400亿美元,并且在稳步攀升。中国国内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规模在2019年的时候大概是13.4亿。由于国内数据库产品政策的向好,未来中国的数据库产业发展将会越来越好。数据库是助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国家推出了很多助力数字化转型的政策。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数据为生产要素、指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数字化”出现了25次。除此之外,很多针对数据库技术的指引文件密集发布。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发展规划(2019年-2021年)》重点任务,加强分布式数据库研发应用。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并实施《分布式数据库技术金融应用规范》系列标准,共包含《技术架构》、《安全技术要求》、《灾难恢复要求》。
国内数据库企业爆发式增长,目前市场上,从事数据库产品服务的企业超过了30多家,主要分布于云厂商、传统数据库企业、创业企业和传统信息企业转型。其中,云数据库企业有华为,传统数据库企业有达梦,创业企业有PingCAP,传统IT企业有中兴。K-V数据库可以细分为事务数据库、分析型数据库、图数据库、文档数据库、时序数据库。
分布式事务数据库基于MySQL改造的最多,基于PG的厂商正在快速兴起。内核路线选择原因主要是生态完整性。基于MySQL路线的厂商已经开始为未来开源协议风险做准备。其他的自研数据库 产品正在迅速兴起。分布式分析型数据库的话,Greenplum的开源让更多厂商能使用和研究分布式分析型数据库,分布式分析型数据库正在努力突破扩展性的限制,大规模部署能力有了很大的突破。
三、数据库产业配套体系
-
服务体系。《数据库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设定,云和恩墨、新炬网络、海量数据等服务厂商为很多企业提供了数据库服务。
-
培训体系。很多企业,特别是华为已经有自己的培训认证体系。
-
技术社区。ITPUB、墨天轮、DBAplus、PostgreSQL中文社区非常的活跃。
-
用户组。ACDU(中国DBA联盟)、ACOUG(中国Oracle用户组)、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PostgreSQL分会、openGauss用户组。
未来数据库服务在技术方面,会面向云深度融合、支持自治、多模存储引擎、HTAP等方向。在产业方面,高端人才,完善的服务体系、开源、专业社区将成为未来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