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 385 天,宿舍 4 人庆祝集体裸辞

3,597 阅读8分钟
原文链接: mp.weixin.qq.com

2017 年毕业于北京某 985 高校的 4 位同舍好友,名校光环,计算机学院毕业,在校编程比赛获奖无数。然而他们自己也没想到,毕业 385 天后,他们重新聚首,竟然是要庆祝,同舍的这 4 位程序员,终于全部辞职了。

 

与其他学院备受关注的学霸宿舍不同,这个在学校小有名气的宿舍,是因为宿舍里藏着 4 位编程“大神”。

别的同学在忙着找工作、前途未卜的时候,他们早早地就进了 BAT 实习,1 位在望京、3 位在后厂村。别的同学还在愁不能转正的时候,他们已经拿下了月薪 2w 的应届生 offer。

然而真正在毕业之后,甚至在还没毕业的时候,北漂群体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就已经找上门了。

没在大清早挤过一股包子味的 13 号线,没在晚 10 点叫过排队 90 分钟的滴滴快车,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北京的程序员。

迎接重压的95后

学校 7 月毕业典礼,A 同学却在 5 月下旬就被公司里的师兄催着回去干活了。一边应付着学校严格的毕业设计审查、一边被企业微信里的同事催着解决 bug,这样的生活他坚持了两个月,没有周末、没有喘息。

宿舍 4 人的微信群里面,A 同学说过最多的话就是“想回家”。

B 同学是宿舍里面家境最好的,这样的家境让他刚拿到公司的 offer,就在父母和碧桂园的房产中介的陪同下,签了他口中的“卖身契”。爸妈对孩子毫无保留,对学生来说是天文数字的房价,首付已经拿下,B 同学“只”需要每月还 8000 块的贷款就可以了。

可真正到了计算开支的时候,他才发现,2w 的月薪,交完六险一金,到手只有约 15000¥,而自如一个月 3k 的十平米卧室,是要预付 6 个月才有服务费折扣的。就这样,让同学羡慕不已的 2w 月薪的 B 同学,只得硬着头皮求助父母,还没正式入职,就先找家里借了一万多。

C 同学是宿舍里最早辞职的,或者准确地说,他根本没准备在公司长待下去。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 2015 年,C 同学就已经在准备创业了,那时候他才大二。已经毕业的创业先驱学长们,觉得他能吃苦、玩命干活,拉他入伙加入了不到十个人的创业团队。10 个月零 5 天之后,团队宣布解散。

当初团队里的人,如今有的寻求了稳定的工作,也有的人选择埋头苦干、希冀着投资人的青睐。C 同学倒是很淡定,“现在来看当时的状况,失败是肯定的,只能说我还是很感谢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 这是他对那段经历的评价。现在入职大公司的他,也有着自己的明确目标 —— 快速积累经验,为再次创业做准备。

D 同学是最近刚刚才辞职的,距离毕业过去了 1 年零 2 个月,385 天。而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为了涨工资,他已经跳槽过一次了。在百度实习、毕业后在腾讯入职,如今又从阿里离职的他,笑称自己已经 “解锁了 BAT 全家桶”。毕业 14 个月的时间,他算了算自己已经累积加班超过 800 小时。

一年未满

三人辞职

上半年的时候,有统计说 95 后平均在一家公司只待了 7 个月的时间,闹了笑话,因为该报告统计的时候,95 后们最早的一批也才刚刚毕业 7 个月而已。然而几乎每个在北上广只身打拼的 95 后、90 后,都有一颗辞职的心。

这代人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迅速崛起的中国,他们对社会中的种种令人不满的现象,是有着批判的态度、有着自己的看法的,他们从不认为这是理所应当。

人人都有一颗辞职的心,然而真正为辞职做好准备的人,凤毛麟角。

家境最好的 B 同学,是 4 个人中升职欲望最强烈的。毕业后一边供房租、一边还房贷,2w 税前的月薪,到手竟然所剩无几。在学校中被同学称为大神的他,毕业后一度开始自我怀疑。

他曾经向同事请教,在一周加班 6 天的节奏中,如何还能抽时间提高自己,得到的答案是:晚上回去看书到 2 点。在那个十平米、月租三千的自如卧室。

和所有其他人一样,宿舍 4 人,毕业未满 3 个月,就开始不停地互相吐槽各自的公司,幻想着如何一夜暴富、脱离苦海 ……

和其他人的抱怨、吐槽不同,C 同学是一直在思考着出路的,接外包、远程兼职、网上开课,各种能让他在辞职之后,还能继续维持生计的渠道,他都在积极联系。

他仔细盘算着,一个月 6000 块,就够他基本生活开支了,而只要生活没问题,他就能继续他的创业之路。

春节一过,公司年终奖到手,C 同学就辞职了。在家长看来年轻、冲动、鲁莽的行为,其实 C 同学早就计划好了,离职前一周他就已经在忙里偷闲接外包的私活,并且签下了一个不忙的远程兼职的开发工作。

几乎是同一时间,A 同学也带着年终奖离职了,而他辞职最大的动力,是希望和好兄弟 C 同学,一起创业。如果到了年底,创业的事情依然毫无起色,他可能会再去找一份工作,但是在那之前,“我实在是不想过 996 的生活了”。

D 同学在一个月之后,从腾讯跳槽到了阿里,继续他的“搬砖”生活。而这几个月的工作,竟还真的让他比没跳槽、继续琢磨在原公司升职的 B 同学,月薪高出了两千。让他吓了一跳的是,没过多久,好友 B 同学没有任何征兆地,在宿舍的微信群里发了条消息“我也加入裸辞阵营了,哈哈哈哈哈”。

其实 B 同学的辞职,是毫无准备的,甚至是冲动的。起因是和同事争执业务上出的一个问题,谁来“背锅”。回去之后,想了想自己 10 点下班回去还要继续看书的苦楚、想了想月供 8000 块的房贷,B 同学在没有告知父母、没有告知公司领导的情况下,直接在内部系统上提交了离职申请。

有父母做后盾,房贷断供对他来说并不是个大问题,只是从小到大一直学习成绩优越的他,这次不知道该怎么向父母开口,自己“不负责任的裸辞”。

后续

回家冷静了一个月的 B 同学,开始了自由职业,一边接外包,一边做独立开发者,自己做 App 赚钱。开始了自己不上班、但卖力工作的自由职业旅程。现在虽然收入仍然不及上班,但他更开心,觉得至少自己有空闲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最近还报了班学日语。

这次 B 同学专程从家赶来北京,是因为解锁了 “BAT 全家桶” 的 D 同学终于也决定辞职。

另外两位创业的同窗从出租屋赶来,宿舍 4 人回到学校附近的烧烤店重聚。至此,距离去年夏天毕业,已经过去 385 天,一年前的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们这次回到学校重聚,竟然是为了庆祝宿舍成员完成了 100% 的辞职率。

现在他们在餐桌上开始讨论的话题,看起来已经不像是刚刚毕业一年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脱离上班制度的自律、寻求职场以外的人脉资源、互相之间如何借力 ……

而他们从自身的挣扎经历中,也总结出关于辞职的一点态度:

  • 不认为自己“不能吃苦”,而是哪怕赚的少一点,也希望有一些可以自己掌握的时间,认为这样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 对于那些想要辛苦打拼、走职业路线的人,不持反对态度

  • 最大的苦恼在于,身边的好友们,大都没有真正辞职的勇气,宿舍四人只能互相依靠,短期没有办法在更大的圈子里面借力、找到资源

  • 最重要的一点:辞职与否,不应该靠情绪来决定,而应该努力找到自己的出路,让自己在辞职的时候更有底气。

本文出自某位同样经历了一番挣扎之后,找到了自由职业的出路的前程序员。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他的专栏《KyXu 教你独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