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 Coding
NEW
沸点
课程
直播
活动
AI刷题
APP
插件
搜索历史
清空
创作者中心
写文章
发沸点
写笔记
写代码
草稿箱
创作灵感
查看更多
会员
登录
注册
安全分析
顶象技术
创建于2021-08-17
订阅专栏
安全分析
等 3 人订阅
共135篇文章
创建于2021-08-17
订阅专栏
默认顺序
默认顺序
最早发布
最新发布
端云交互,设备指纹的安全进化论
设备指纹诞生前,互联网企业通过Cookie以及IP地址用于识别用户设备,但进入互联网时代,随着上网设备的多元化、互联网渠道的多样化、用户操作行为个性化等的特点,Cookie 识别用户和追踪用户的能力都
垃圾账号不胜其烦,设备指纹快速发现
信息平台莫名出现“牛皮癣广告”信息,社交媒体下面出现大量广告评论,电商平台出现大量哄抢福利优惠的账号....这表明,平台上有一大批垃圾账号。 垃圾账号多为批量注册,不仅可用于发布信息、发布虚假评论
顶象首期业务安全月报来了!
导语:随着数字化的深入普及,业务愈加开放互联。企业的关键数据、用户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过程等均处于边界模糊且日益开放的环境中,涉及利益流和高附加值的业务面临多样的安全隐患,随时可能遭遇损失,进而影响企
从Cookie到设备ID,从算法到云+端!全面盘点设备指纹技术的五代发展
记录追踪是数字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关键因素。无论是PC互联网时代,还是移动互联网,乃至汹汹作势的元宇宙,平台需要不同的技术工具以便于辨别真伪、跟踪操作、了解用户、保障安全。尤其辨别真伪是有效服务的前提
从图文展示到以云为核,第五代验证码独有的策略情报能力
验证码自2002年诞生起,衍生出了多种类型,从最初的图文验证码到知识型验证码到行为验证码,再到如今的智能无感验证码,验证码厂商们一次又一次地为用户减负增防。 而在智能无感验证方式上,验证码厂商们也在不
跨境电商看不到另一面:商家刷单、平台封号、黑灰产牟利
2022年5月,顶象防御云业务安全情报中心监测到,某大型跨境电商平台出现大量虚假刷单欺诈。基于编号为BSI-2022-145业务安全情报显示:黑灰产通过作弊软件批量下单、真人众包分发的方式,帮助商家快
如何更好评估信用贷风险?看这场评分卡模型直播就可以了
信用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并不陌生。 数据显示,在中国,大约80%的贷款业务都是抵押业务,20%的贷款业务是信用贷,即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抵押或担保,仅凭自己的信誉就能取得款。
产品经理访谈 | 第五代验证码的创新与背景
19年前,验证码正式出现在人们眼中,起初验证码的目的是为难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本质上是一行行自动运行的计算机代码。这些代码可以在不同的网站注册海量账户。之后,机器人账户便可以四处发布垃圾信息、自动刷票、
「以云为核,无感极速」顶象重磅推出第五代验证码
作为无感验证的代言人,顶象一直在探索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无感验证服务。 近日,顶象正式推出了第五代验证码,即新一代智能无感验证。 新一代智能无感验证是一个集策略、情报、数据为一体的云端交互的安全
保障邮箱安全,验证码独有四个优势
2021年8月,美国 HomeLegendLLC租用的微软365邮箱系统被入侵。攻击者以某管理层的身份发送了一份欺诈邮件,导致公司损失 356.9 万美元。
对风险用户“从不信任”,设备指纹的防篡改指南
一定程度上,设备指纹之于人的重要意义不亚于身份证。 为什么这么说? 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刷短视频时,只要我们点赞了某个视频,那么下一次再刷视频时,系统就会推荐更多类似的视频
业务安全情报第二期:NFT成黑灰产眼中肥肉
2022年6月,顶象防御云业务安全情报中心监测到,某NFT平台促销活动中同时遭遇“刷量”和“薅羊毛”双重业务欺诈。
爬虫与反爬:一场无休止之战
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多人都与爬虫“打过交道”。 比如,逢年过节之时,为确保能买到回家火车票,有人会选择使用“抢票软件”,这个软件就是利用网络爬虫来登录铁路售票网络,并爬取票务信息,然后辅以批量化、自动化
读透业务安全白皮书——未来四大趋势
近日,顶象联合中国信通院发布了《业务安全白皮书 —数字业务风险与安全》(以下简称“白皮书”)。系统对业务安全风险的发展态势和关键技术要求进行分析,梳理了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将面临的业务安全风险以及相应的防
FAQ丨构建业务安全平台架构,你想要的答案都在这里
针对业务安全平台架构设计问题,我们特地精选整理了部分观众直播问答,供大家参考。 关于业务安全平台架构的技术支撑 Q1:请问你们实时计算模块是自研的,还是使用了流计算框架? 张晓科:顶象安全平台的各个产
关于业务安全平台架构设计,顶象给“我”讲透了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随之面临的各类业务安全威胁也在不断加剧,团伙化、专业化的黑产侵入业务环节,动辄给企业造成数百万甚至千万的损失,同时次生灾难所造成的损失更加难以用金钱来衡量。业务安全风险已成为
惊!储户近200万存款被“刷脸”盗走,快看看你的银行卡有这三类风险吗?
据凤凰网科技报道,某大型行的人脸识别系统存在漏洞,造成6名储户百万元现金被异地盗取。受害人表示,远在异地的犯罪分子,7次通过了银行的人脸识别,6次通过活检,一次都没识别出来犯罪分子使用的是假人脸。
百万员工不上班也能领工资!原来黑客破解了保险公司的考勤系统
2022年1月,顶象防御云业务安全情报中心监测发现,黑灰产破解多家公司保险考勤系统,还制作出打卡作弊工具,并向保险公司员工兜售“代打卡服务”。通过该服务,保险公司员工能够不出门不到岗,也可以实现“上班
只是巧合?苹果iOS16的神秘技术竟然与中国企业5年前产品一致!
最近,苹果又来“整顿”手机厂商了。 有传言称,新版 iOS 16 将加入一个名为「自动验证」的新功能,可跳过网页和 App 中的人机验证流程,升级了 iOS 16 测试版的用户,可以进入「设置」—「A
警惕超范围采集隐私-移动APP违规十宗罪
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智能手机成了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必需品。但与此同时,智能手机在非法App的操纵下很可能沦为泄密“黑洞”。对此,监管部门应该强化监管,严厉追究这些流氓App开发者及平台
下一页